眼看汽車大降價,這個便宜到底要不要撿?

最近汽車圈大降價的事兒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聽說了,畢竟,即便是平時不怎么關注汽車行業(yè)的人都有所耳聞。
說起來,汽車降價并不算什么稀罕事。為了提振銷量,或者老款清庫存等等,在這些情況下,車企通常都會采取降價的操作。但,像這次參戰(zhàn)品牌眾多,降價幅度普遍巨大的,還真是頭一回。
不得不說,此次降價風波無論是沖擊力還是影響力都格外強。12萬買合資B級車,這你敢信?也難怪不少人感嘆到“活久見”,仿佛見證了歷史一般。

追溯起來,最先“挑事”的是湖北的東風雪鐵龍,旗下C6/C3-XR政企綜合補貼最高可達9萬元,這也是前面提到的“12萬買合資B級車”的由來。
更為關鍵的是,在此之后,大眾、豐田、別克等品牌乃至BBA都卷入了這場價格戰(zhàn),并且優(yōu)惠幅度同樣史無前例地大。面對如此瘋狂的車市,不少人都要禁不住問一句,這到底是怎么了?
事實上,車市會有如今的境況,其實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jié)果。

一方面,新能源勢頭太過強勁,其發(fā)展速度超過了許多人的預期。從理論上來講,燃油車還有著很長的生命周期。但現(xiàn)實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將購車的目標定為新能源車型。
隨著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與接受度不斷加快,燃油車的存在感會極速下降。此消彼長之下,手里還有著眾多燃油車的車企必然要慌。畢竟,誰都不想最后有那么多燃油車的庫存砸手里。
而前段時間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或直接或間接的降價舉動也進一步加深了燃油車企的緊迫感。

由此你會看到,參加此次價格大戰(zhàn)的多為燃油車型。在新能源車型的沖擊之下,燃油車大幅降價似乎成為了一種頗為無奈的舉動。
說起來,有些品牌其實也是被其他品牌倒逼著走上了降價這條路。畢竟,大家都在降,你不降就沒得玩。
另一方面,國六B的實施也對此次的大范圍降價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根據(jù)規(guī)定,2023年7月1日起就不能再銷售、注冊、上牌低于國六B標準的汽車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jīng)提前實施國六B標準)。而眼下不少車企的手中還握有許多老車型的庫存。
隨著國六B標準執(zhí)行日期的不斷逼近,車企降價促銷清庫存在情理之中,但在無形中壯大了這股降價大潮的聲勢。
除此之外,前幾年的疫情對于車企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而今年的生存環(huán)境似乎也并不容樂觀。大家都在消費降級、控制大的開支,而對于需要花費不少金錢的汽車消費領域來說,行情自然不好。說起來,沈暉的那句“像牲口一樣活下去”倒也并非都是危言聳聽。

面對嚴峻的生存形勢,對于車企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通過降價能夠?qū)④囐u出去,能夠有錢入賬維持運轉(zhuǎn),那我就降。至于損害品牌形象什么的,過去眼前這道坎兒再說吧。
不管怎樣,對于消費者來說,此次汽車行業(yè)的大降價終究是件好事。畢竟,能夠以更加低廉的價格買到車總是令人高興的。但在撿漏的同時,也要適當慎重一下。
一方面,要注意警惕一些消費的套路。盡管一些經(jīng)銷商打出了誘人的低價廣告,但在實際交易時,往往伴隨著不少的條件。
另一方面,要明白自身的實際需求,不能因為車型降價便宜了而買,而是要因為確實符合自身需要而買,不能被低價沖昏了頭腦。

其實無論是降價也好,提價也罷,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的發(fā)展,汽車行業(yè)早已形成了一套屬于自己的規(guī)則路線。而每一次大的變動,都會使整個行業(yè)向著更加成熟的方向發(fā)展。
至于這次的降價潮究竟能帶來些什么,相信我們在不久之后就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