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推薦第二十二期 末日求生-死挽歌——《swan song》

作者:千不鈞
傳說天鵝瀕死時會發(fā)出一聲最優(yōu)美的啼鳴。

劇情簡介
????在山里的一個小城遭遇了9.5級地震。在大雪紛飛、天寒地凍還伴隨時時的余震,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人類與人類抗爭、人類與自然抗爭的故事。
????人們互相猜疑,互相殘害,瀕臨麻木。在災難面前,人的本性被展示地淋漓盡致。如果你喜歡末日主題,喜歡《蠅王》這種體現(xiàn)人性的故事,那它必然是一部佳作。





劇情品讀/角色品析
(以下內(nèi)容涉及劇透,請打完后觀看。)
????天鵝之歌先講述了一個瀕死的故事(normal end),然后擺出了一個美滿的true end,相較先打通的NE而言,TE不夠驚艷,但是我更喜歡。它更能體現(xiàn)瀨戶口哲也那句“向這狗娘養(yǎng)的世界,獻上我全部的愛”,更能體現(xiàn)這種努力活下去的期望和對意義的渴求。分開來說,NE更貼切天鵝之歌的題目,在幾乎所有人死去的同時,蘆薈做完了耶穌雕像并被樹立起來,這便是那瀕死時最優(yōu)美的啼鳴。而TE缺失了這種悲美,卻展現(xiàn)了另一種風貌:每個人都燃起了希望,種下了一片向日葵花田。這便是保持對生活的愛與激情,是瀨戶口呼吁玩家:活著相比死亡永遠是更美好的一件事。
????首先我想提一下素晴日。本人在打這部之前,劇情給素晴日是滿分,就是喜歡其狂氣、喜歡其人性、喜歡其精神。可是在打完天鵝之歌之后,我便意識到素晴日描寫相比天鵝之歌差距明顯,故反扣一分。在如此末日下,每個人的行動都合情合理,發(fā)展的情形也足夠有說服力。雖然有人說不合理的是完全沒有救援,這一點我認為應當融合入世界觀。瀨戶口想要營造的,就是如此一個絕望,互相殘殺,分崩離析的世界外貌。
????分開再講一講各個主角。
????在所有的主角中,本人喜歡順序為天能村慎>八坂蘆薈>川瀨云雀>尼子司>佐佐木桐香>鍬形拓馬>乃木妙子。人物這點,天鵝之歌里的人物相比cross channel一大特點是,他們比c+c更絕望,他們也比c+c的人物更加正常。所以c+c要求必須了解各個主角的特殊情況,而天鵝之歌除了蘆薈之外的所有人,行動都可以用常理來解釋。
????最值得重視的,就是這個自閉癥,認知障礙的少女蘆薈。出現(xiàn)在封面,卻絲毫沒有推動劇情的作用,她的存在其實就是一面鏡子。無視她,希望讓她早點去死的人便可以看出其自己對于情況的絕望。另一面也折射出慎、云雀的樂觀、互助以及司的那種平淡的感情。
??? 接下來,是鍬形拓馬。他我認為并不算什么人渣,甚至不算惡人。他不過是做了一個普通有欲望的人的根本表現(xiàn):在那種情況下,選擇殺害同伴獲取權(quán)力,去殺戮,去殘害雖然不算是情有可原,但是不能稱之為惡。在極端情況下,選擇自保,維持權(quán)力,無疑是比較正確的做法。要讓所有人做到和云雀和慎一樣樂觀積極自然不可能。那么選擇拓馬的道路也無可厚非。
??? 至于田能村慎和川瀨云雀,這兩個人實在是太過閃耀。那種面對困境的樂觀和積極,在這個游戲中就仿佛最后明亮的太陽。尼子司和佐佐木桐香相較就顯得平淡:前者因為受傷無法彈鋼琴,后者精神又過于消極。他們二人相互扶持,無論NE還是TE都是非常唯美的景象。
??? 最后是教主龍華樹-乃木妙子。她很奇怪,無論從告訴信徒真相還是最后突然的妹妹都非常奇怪。同理她的母親。這點是敗筆嗎?我覺得其實也不然。其文內(nèi)寫的很明顯,她完全受母親的指示做出一切,認為真相重于希望,自然選擇告訴信徒真相而不顧自己后果。至于母親這個離譜的理由,我認為或許不是不能理解,與家庭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游戲重點也不在此。我選擇接受,而不是猜疑、否定。

總結(jié)
??? 總體上,這部確實只有劇情出眾。游戲細節(jié),這部并沒有什么太特殊的細節(jié)令我印象深刻,音樂不合格,畫面也不出彩。但是即便如此,它仍然是一部非常值得打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