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 【對話】出道十年 創(chuàng)作更有具象化思維


香港文匯報採訪 華晨宇
文:和來自寶島臺灣的「迷妹」壞特合作,分享一點「怪有趣」的小故事。
華:因為大家本身都很特別,而且和壞特合作的同時,也還和魏如萱一起,然後我有去專門研究了一下她們兩個人的聲音、風格。她們是兩種不同的「怪」,這種怪怪的能量在一起,也很激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作慾。
雖然過程中,因為三個人的時間對不上,然後大家的作息生物鐘也不一樣,我熬了一個通宵做改編,然後又算著早上她們差不多起床的時間去追她們。(哈哈一笑)過程雖然辛苦,但其實也是享受這個合作的過程的。
文:所以和臺灣的新生代歌手們合作以後,在她們身上有沒有一些新的看見?
華:其實我跟壞特交流還蠻多的。因為她也是一個創(chuàng)作型歌手,當時我們?nèi)齻€人要合作的時候,就選歌問題,壞特也提出了很多想法,大家一起討論一首歌曲改編的合理性以及還不夠的地方。
在她們身上,我覺得那種臺灣本土性的東西她們保護、挖掘得很好,這對歌手的創(chuàng)作來說是很可貴的。也通過她們的表達,我們發(fā)現(xiàn),臺灣的音樂也很尊重這些獨特的聲音、尊重這些獨特的屬性。包括「康士坦的變化球」「草東」「告五人」這些樂團,他們都很優(yōu)秀,會不自覺想要多聽、想唱。
文:在《寶島季》的加更版街採中,你在臺灣有著這麼高人氣,你以前知道嗎?
華:臺灣我其實還只去過一次。但我也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過這些反饋,同時也在自己的演唱會上,一些臺灣的歌迷會和我說,在臺灣有很多人聽你歌。這些聲音畫面,我看到確實會很開心。
文:《寶島季》也給歌手們提供了一次沉浸式梳理學習和聽音樂的機會,想知道節(jié)目裏有沒有一首歌令你覺得「哇哇哇」?
華:那英姐和莫文蔚姐姐一起合唱的一首歌《十萬毫升淚水》。我當時在後臺聽著的感覺就是太好聽了。通過畫面,看兩位歌后一起演唱,把一首音樂作品娓娓道來的感覺就是特別美好??梢哉f,這首歌,我會想要下載下來,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聽,睡覺前也會聽的一首歌。
文:你也在微博曬出一個磁帶合集,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一起去「倒帶」聽一首歌的話,你會想要倒帶哪首歌?
華:倒帶的歌曲?如果選一首,我想應該是張國榮先生的《我》,他這首歌也算是我最喜歡的一首國語歌曲。
文:出道十年,剛好今年也推出了第五張專輯。這些年在音樂的創(chuàng)作表達方面,你自覺有哪些變化?
華:以前可能會更注重旋律,現(xiàn)在對詞也確實更加注重。簡單來說,我覺得這兩年我對一整張專輯的創(chuàng)作、製作會有一個整體概念。對於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會更加具象化一些,這些會讓我和作詞人在細節(jié)溝通時更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