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91:一場滅門之殤,見證人性的貪婪膨脹

登州城外的毛家山莊中,毛太公正在與兒子毛仲義開懷暢飲。
他們心情很好,頻頻干杯微笑。
幾天前,本地獵戶解珍解寶兄弟在山中射殺了一只老虎,正巧掉進自家后園。一念貪心起,父子決定將捕殺老虎的功勞據(jù)為己有,以此向官府慶功受賞。
毛太公先招待他們吃飯喝茶拖延時間,等到自家將老虎送走,才帶他們來到后園,說你們看,哪里有什么老虎???你們弄錯了吧?
可解珍解寶經(jīng)過三天的辛苦等候才打死老虎,又親眼看到落入了毛家后園,怎么能信毛太公的謊言?他們討要不成,便忍不住大吵大嚷,打砸毛家東西。
毛仲義一聲令下,莊客們抓住解家兄弟,將之送往登州府,控訴他們“混賴大蟲,各執(zhí)鋼叉,因而搶劫財物”。
登州負責(zé)刑獄的六案孔目叫王正,正是毛家女婿,在他的主持下,將二解屈打成招,關(guān)進大牢。為了防止二解出獄后報復(fù),他們決定花錢上下打點,一定要這二人的性命,永絕后患。

掌管監(jiān)牢的包節(jié)級很高興地收下了毛家的銀子,讓他們放心,他很快就會讓解珍解寶人鬼不知地消失……
毛太公想起,這二解有個表哥孫立,正在登州軍中擔(dān)任提轄,會不會有什么障礙?
王正和包節(jié)級都笑了。原來宋朝制度,司法自成系統(tǒng),孫立一個中級軍官,他的手再長,也伸不到監(jiān)牢中來。
毛太公和毛仲義放心了,他們回到家飲酒慨嘆,真是朝中有人好辦事,有錢能使鬼推磨??!
他們正喝得開心盡興,忽聽大門外響起一片吵鬧聲、喊叫聲,頓時很生氣,正要責(zé)罵家人莊客。房門卻在這時被撞開,兩個手持鋼叉的大漢闖了進來,正是前幾天被他們送進監(jiān)獄的解珍解寶,頓時肝膽俱裂。
原來被陷害入獄的解珍解寶得到小牢子樂和提醒,向表姐顧大嫂求救。顧大嫂聯(lián)絡(luò)了登云山的土匪鄒淵鄒潤父子,在孫立的帶領(lǐng)下里應(yīng)外合劫獄成功。他們剛剛逃出登州城,來找毛太公父子報仇。

一群已經(jīng)劫獄造反的人不會手軟,他們不僅殺死了毛太公和毛仲義父子,更將毛家“一門老小盡皆殺了,不留一個”然后又搶走了毛家的金銀財寶,將莊院一把火燒成赤地……
原本只想貪圖一只死老虎,沒想到最后導(dǎo)致了滅門慘劇,毛太公父子惡有惡報,不足為惜。只是,我們讀者也忍不住奇怪,他們怎么就那么壞?并且,搶了人家老虎就算了唄,怎么又將之送進監(jiān)獄,又要害死他們,壞得如此得寸進尺,不知敬畏?
都是本鄉(xiāng)本土,他們一定,知道解家兄弟雖然父母雙亡,但還是有親戚的,比如登州提轄孫立,開酒店的孫新顧大嫂等等,他們就沒有一點忌憚嗎?
白天不懂夜的黑,窮人不理解富人的焦慮,好人奇怪壞人怎么那么壞?
毛太公在衙門里也有至親,他們還有錢,他們自信有能力擺平一切。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擺平了一切,孫立也好,顧大嫂也罷,他們根本無力干涉司法,無法從正常渠道救出二解,為他們討回公道。
毛太公也深諳人性,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別說表親已經(jīng)隔了一層,便是至親,誰又能奮不顧身、不怕搭上自己身家性命地去救旁人?人性都是自私的,自保的,都是“大難來時各自飛”的……

毛太公家資富有,又有個當(dāng)孔目的女婿,大概之前也沒少干過這種欺負人的事兒,每一次都很順利,每一次成功了,所以他并不覺得有什么危險,需要見好就收……他對此深信不疑。
毛太公的壞,也是私心的膨脹,是人性不知收斂的貪婪。
不久前塌房的明星李某某,讓我們十分驚詫:他難道不知道,一旦PC事發(fā),那是毀掉職業(yè)生涯的丑聞嗎?他難道不知道,此前已經(jīng)有別的明星已經(jīng)因此而入獄了嗎?他為何還不加收斂呢?
他和毛太公一樣啊,他以為他能擺平一切,他以為他能始終幸運。所以,他竟然還在流言滿天飛的時候,出來辟謠,這番操作也是讓人拍案驚奇了。
小說如此,名人這般,得寸進尺、不知收斂的普通人也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我就曾經(jīng)深感無語。
我在學(xué)校分管考勤,曾經(jīng)看到一個外聘教師為了送孩子,每天匆匆騎電動車卡點上班,我一念惻隱,告訴她以后別著急,晚點不要緊,她千恩萬謝。豈料,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她竟遲到越來越久,不到她有課她都不來。被我發(fā)現(xiàn)后百般道歉認錯,我又心軟了,沒有計較。結(jié)果歷史再一次重演,我才知道,原來生活中真有這樣得寸進尺、不知感恩的人!我終于翻臉,才算是徹底結(jié)束了“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所以,毛太公的行為不奇怪。而且,他差不多已經(jīng)成功了。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解家兄弟的另一個親戚、表姐顧大嫂是個狠人,既然正常程序無法救人,那就干脆“登州大劫牢”,直接造反了,才有了毛家被滅門的慘劇發(fā)生。
人世無常,公道自在。愿我們都能知恩感恩、心懷敬畏、不存僥幸、收斂貪念,才能活得心安理得,愛得幸福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