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父母雙亡,孤苦無依靠撿廢品為生,6年后以707分考上北大
孤身生活在大山里,以撿垃圾為生。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這都不是你我能決定的。韋仁龍出生在山里,他的到來給家里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此后先喪父后喪母,他的繼父也相繼去世。
小小的年紀就感受到了世間疾苦,但誰能想到,就這么一個什么條件都沒有的孩子,長大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

韋仁龍出生在山里,父親是個孤兒,家里沒有老人也沒有兄嫂,母親也就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自他出生以來,他的命運都是一路荊棘,一直與厄運作斗爭。
韋仁龍父親平日里老實巴交的,也沒有什么文化,一直都是以種地為生。但為了讓自己的妻兒能過的更好,便選擇了外出打工,每月都會往家里寄錢,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至少娘倆過上了不愁吃喝的生活。
很快,韋仁龍迎來了一歲的生日,但也失去了自己的父親。本來和往常一樣給家里寄錢的父親在工作時發(fā)生了意外,就這樣年紀輕輕的走了。家里頂天立地的男人走了,韋仁龍娘倆又過起了艱難的日子。
在母親得知父親在工作時去世的消息后,一直不愿意接受事實,還一度想要自殺,但看著自己還在襁褓中的孩子,母親放棄了這個念頭。

就這樣,這個失去丈夫的女人獨自帶著孩子,過著艱難的生活,韋仁龍就這樣在母親的背上長大。
韋仁龍娘倆的生活過得實在是太艱難了,村子里的人都看不下去,于是就給韋仁龍的母親提一個建議,那就是改嫁,趁孩子還小,也還不記事,給孩子再找一個父親,生日也能稍微輕松點。
為了自己的兒子,韋仁龍的母親選擇了這條能讓兒子不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路。韋仁龍沒有體驗父愛就失去了父親,但后來的繼父給了他十多年的父愛
他的繼父韋雙錦是個孤兒,從小就吃著百家飯長大,為人老實善良,韋仁龍母親認為他對孩子應該不錯,便決定改嫁給韋雙錦。

事實也證明,韋仁龍的母親沒有看錯韋雙錦,這份遲到的父愛一直持續(xù)到了他十三歲那年。他的母親改嫁到他的繼父家里但還是艱難的過著生活,還是村中最貧困的一戶。
韋雙錦也開始盡心盡責的照顧韋仁龍和他的母親,韋雙錦一天在一畝三分地里勞作,時不時也去打點零工給這個家?guī)硪恍┪⒈〉氖杖搿?/p>
韋仁龍的母親也開始了工作,在裁縫店給別人縫縫衣服,盡可能的減輕一點丈夫的負擔。兩個人都帶著一個目標,兩個人工作都是為了使這個家過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盼頭。
正當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命運總是捉弄苦命人,韋仁龍的母親身患癌癥,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是晚期,恢復的幾率幾乎不存在。

一家三口的日子又將變成了只剩下兩個人的生活,這次韋仁龍要失去的,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也是唯一一個和自由有血緣關系的親人。
韋雙錦拿出來家里的所有積蓄救治自己的妻子,雖說是癌癥晚期,但他還是抱著只要有一絲希望也要救治的心情為妻子治病。
韋雙錦父子在床邊無奈的看著越來越虛弱的韋母,心里痛苦的滋味充滿了整個病房。幾個月的治療后,韋仁龍的母親還是去世了,
韋仁龍現(xiàn)在就剩下了一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繼父相依為命,他的親人都已經(jīng)去了另一個世界。

韋雙錦看著這么小的韋仁龍滿眼的心疼,不能就這么把一個這么小的孩子拋棄,他也知道一個孤兒的難言,便帶著他去了海南打工,但是沒有人照顧韋仁龍,這可把繼父愁壞了。
租他們房子的房東夫婦倆挺喜歡小孩子的,于是繼父便把韋仁龍托付給了房東夫婦。韋仁龍也很懂事,并沒有給房東添亂,自己學著做家務,做飯給韋雙錦減輕負擔,有時還會出去撿塑料瓶買錢。
這一呆就是幾年,韋仁龍也慢慢的長大,也該去讀書了,可是在海南讀書的費用過于高昂,父子倆又回到了老家找了一個本地的學校讓韋仁龍讀書。
韋雙錦叮囑韋仁龍說:“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擔心學費的問題,有爸爸在,一定要好好讀書,這樣以后才能不過窮苦的日子?!?/p>
入學時候韋仁龍和別的同學對比起來身體顯得很瘦,老師注意到之后,在了解了偉仁龍的家庭情況后,便偶爾給他拿一些牛奶啥的,同學們也會帶一些零食分給韋仁龍。
韋仁龍也沒有辜負繼父韋雙錦他在學習上很努力,每天都是第一個到班級的。
雖然起步比別的同學慢的多,但是憑著自己的自覺和努力,學習上一點也不落于其他的同學,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的前幾名總是能拿著幾張獎狀回家。
命運總是驚人的相似,到了2013年韋雙錦病倒了,韋仁龍連忙叫來周圍鄰居幫忙,鄰居們一起將繼父送入醫(yī)院,可惜繼父已經(jīng)病危,醫(yī)院搶救無效,最終也離開了韋仁龍。

這下韋仁龍徹徹底底的成為了一個孤兒,自己拿著父親生前留下的2、300塊錢,他的生活一下就跌下來懸崖,但即便如此,13歲的他仍然不放棄生活,只要能填飽肚子的辦法想盡一切也只為活著。
偉仁龍經(jīng)常餓著肚子上課,看著別人去吃飯,他只能繼續(xù)看書,過著這種沒錢吃飯的日子。
老師知道了所有情況并上報給了牙校長,還組織號召學校的師生和村民為他募捐,雖然大家捐的不多,但這足夠去溫暖一個人的心靈。
牙校長知道了他沒有雙親便主動成為了他的監(jiān)護人,還提出畢業(yè)前韋仁龍吃住都在學校,并且一切免費。這對于韋仁龍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

但這也只限于小學,初中和高中該怎么辦?上電視腦海里響起來一個聲音,在2014年《第一書記》欄目中對韋仁龍進行采訪。
節(jié)目播出之后眾多愛心人士都為這個苦命的孩子捐款幫他度過難關,鼓勵韋仁龍一定要好好學習,所有的陰霾在這一刻被吹散,溫暖的清風帶走了一切困擾。
6年過去了,偉仁龍迎來了命運轉(zhuǎn)折的時間。十年寒窗苦讀,這個被命運戲弄的小孩子已經(jīng)長大,他帶著大家的希望想著高考進軍。
在成績出來后,考了707分的他順利拿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偉仁龍放聲大哭,發(fā)泄著從出生以來的所有委屈,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

窮且益堅,不墮青云之志。這或許就是偉仁龍吧,3歲喪母,世上再也沒有他的至親。但命運總是這樣的不公,13歲的偉仁龍又失去了繼父,偉仁龍就這樣靠著熱心人士的幫助,慢慢長大。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愿偉仁龍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越走越遠,成為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