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花蕾,“未”愛行動再啟航——曲阜師范大學法學院“螢火探興”社會實踐隊
青少年是未成年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缺乏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青少年又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群體,未成年人只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才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強弱,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也關系到三個文明建設能否協(xié)調穩(wěn)步發(fā)展,本次調查以實地走訪的方式調查了臨沂市部分社區(qū)內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情況。 “螢火探興”社會實踐隊關注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背景調查,在2023年7月10日上午來到臨沂市各社區(qū)開展學習調研,在與有關人員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了當下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些情況與問題。 首先,在個人對法制教育的看法層面,超過90%的青少年都認可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對其是比較感興趣的; 85%的青 少年認為法律的作用是保護合法權益,懲罰違紀違法行為,認為有必要進行專門的法制教育,擴大自己的法律知識面。 其次,在學校開展法制教育的狀況層面,有70%的青少年表示學校開展過法制教育活動, 但是基本上處于聽說過、有了解等階段,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教育。其中這些已開展的講座與課程大多流于形式,只是一味照本宣科,活動上缺乏新意,內容上較為枯燥,說教意味比較濃厚,難以調動起青少年的積極性,導致學校的法制教育開展效果不佳。同時,作為學校法制教育的重要角色——教師, 某些程度上也存在自身法制意識淡薄、法律觀念陳舊等狀況,他們無法很好地起到自身在法制教育中應有的作用,教師們的法制意識與所用法制教材的內容等方面有待改善。 最后,在青少年想怎樣接受法制教育與獲得哪些方面的信息層面,90%以 上的學生期待形式豐富的各類活動,例如進行法律題材話劇小品表演、模擬法庭、法律知識一站到底競賽等等,利用這些活動既能夠調動起青少年的積極性,又能夠起到法制教育的作用,而不是單單像主題講座、上課那樣 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 在調查中實踐隊成員發(fā)現(xiàn),很多家庭法治教育缺失。許多父母法治觀念和意識淡薄,對孩子更多關注的只是學習方面。尤其是相對比較困難的低學歷的家庭,父母們都更多的關注于事業(yè)的打拼,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跟風模仿不良行為,最終可能導致犯罪。 除此之外,青少年法律知識獲取途徑較窄也是當前存在的問題。多數(shù)青少年獲取法律知識的途徑,除去學校的課堂教育外,更多的就是源自于新聞或者是網(wǎng)絡。但是網(wǎng)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獲取知識的同時,因為青少年缺乏辨別真假善惡的能力,很可能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對于臨沂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的研究,重點是重視新時期青少年成長環(huán)境的復雜性,特別是網(wǎng)絡環(huán)境對青少年成長帶來的挑戰(zhàn),探討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面臨著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深化法制教育的研究,尋找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適應新時期青少年發(fā)展需要的法制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