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前,為何不選擇自盡?別想太復(fù)雜,原因很簡單!
在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當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宮斗的戲碼。
無論是英明神武的千秋一帝,還是不問政事的暴君帝王,他們的后宮嬪妃們都無時無刻為了爭寵奪權(quán)而勾心斗角。
在宮斗之戰(zhàn)中,輸了的嬪妃往往有著很凄慘的下場,要么被打入冷宮,從此再無面圣之日;要么就被貶為庶人,可這些與戚夫人的遭遇相比,這些都只能算是比較輕松場了。

眾所周知,戚夫人最后被呂后做成了人彘,但是有人會問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之前,為什么不選擇自盡呢?別想得太復(fù)雜,原因很簡單!沒有機會。
一、貧賤夫妻
想要知道為什么呂后對待戚夫人如此狠毒,就不得不說說為什么呂后對戚夫人有著怎樣的恨意。
眾所周知,呂后在與劉邦結(jié)為連理之時,劉邦不過是一個小混混,雖然有個亭長的官職,但是在呂后的家庭背景下,還是不值一提,而呂后能嫁給劉邦,也只是父命難為。
他們二人成婚之時,劉邦已經(jīng)至中年,而呂后才不過是個黃花閨女。
完婚后,呂后非但不介意劉邦婚前有子,甚至還將其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看待。
面對整日游手好閑的劉邦,呂后盡心竭力地操持家務(wù),雖然家中并不富裕,但是呂雉仍然把日子過得井井有條。

后來,劉邦因私放逃犯躲進山中,呂后不但要照顧一家老小,還要天天給劉邦送飯,即便這樣呂后都未有半分怨言。
不得不說,此時的呂后就是古代賢良淑德的代表,再后來劉邦從沛縣起兵,呂后仍然做好了一個妻子的本分,不但打理好所有家務(wù),讓劉邦免除了后顧之憂,更是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時刻給劉邦出謀劃策,儼然是一個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哪怕是在劉邦與項羽的大戰(zhàn)中,劉邦棄妻兒老小不顧,呂后也心甘情愿地作為項羽的俘虜,照顧著劉邦的父母與孩子。
如此孝順、賢惠的人,很難有人想象她會變成之后讓人人憤恨的殘暴皇后。
在劉邦與項羽劃分楚河漢界,將呂后一家人營救回漢營之時,原本心心念念思念著丈夫的呂后,卻突然發(fā)現(xiàn)劉邦身邊早有新歡,這頓時就讓呂后萬念俱灰。

原本呂后以為既然貴為一朝天子,那么三宮六院實屬平常之事,既然劉邦不再愛她,那么她就老老實實地做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便是了。
哪承想,劉邦不僅時時刻刻都將戚夫人帶在身邊,甚至還要罷免她兒子的太子之位,幸得諸位忠臣的力勸,才安然無恙。
這頓時就讓呂后心中燃起了憤恨之火,決心一定要報復(fù)戚夫人。
二、救命之恩,以身相許
說完了呂后與劉邦的愛恨情仇,再來看看戚夫人與劉邦的相遇。
當年劉邦偷襲項羽而不得,被項羽率領(lǐng)大軍反攻。劉邦雖然麾下將士是項羽的數(shù)倍,但是仍然不敵項羽之勇,被迫只身逃離。

在逃亡途中,偶遇一戶人家,幸得這戶人家相助,藏身于枯井之中,這才躲過一劫,而這戶人家,就是戚夫人家。
在躲避完追兵之后,劉邦向戚夫人一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戚大吃一驚。
經(jīng)過交談劉邦才知戚夫人一家也是名門之后,為了報答戚父的救命之恩,劉邦便欲娶戚夫人為妻。
當時的劉邦與戚夫人相差三十多歲,戚夫人正值青春年少之際,絕美的容顏加上絕妙的年齡,早就讓劉邦一見鐘情。
雖打著為了報恩以身相許的名頭,但實際上很難說劉邦究竟是不是因為垂涎戚夫人的美色,才下此決定。
劉邦與戚夫人完婚后,就回到了漢營之中,從此更是將全部的寵愛都給予了戚夫人,哪怕有大臣指責他沉迷美色,他也不屑一顧。

在把呂后以及一家老小都接回之后,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溺也未減輕半分,甚至在出游之時,也不顧他人眼光,堅持將呂后留在宮中監(jiān)政,將戚夫人帶在身邊相伴。為了戚夫人,劉邦與呂后、大臣們針鋒相對不是一次兩次,當時的戚夫人儼然就是劉邦的心頭肉、懷中寶,不允許別人說她半分不好。
此時的劉邦絲毫沒有掛念他與呂后的往日情分,甚至還一度要把太子之位傳給他與戚夫人的孩子。
這惹得朝中上下一片混亂,不過好在眾位權(quán)臣的勸解下,劉邦最終才放棄了這個打算。

經(jīng)歷了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呂雉對戚夫人的恨意已經(jīng)達到了頂點。
試想一下,如果換做現(xiàn)在的女子,你辛辛苦苦、不離不棄地陪伴了丈夫十余年,甚至愿意為了她身處敵營,被人當作俘虜。
好不容易得救后,卻發(fā)現(xiàn)丈夫早有新歡,不僅對你無比冷漠,甚至還要搶奪你兒子的權(quán)勢,這種憤怒又有幾人能忍受得住呢?
三、劉邦病逝、戚夫人受苦
呂后對戚夫人的恨意早已溢于言表,但是她卻一直沒有機會對戚夫人實行報復(fù),因為她深知,只要劉邦在那么她對戚夫人做的所有報復(fù),都會被劉邦輕而易舉地化解。

終于呂后得到了劉邦病逝,此時的戚夫人雖然有手握重兵的戚父作依仗,但是呂后卻也手握大權(quán),對戚父絲毫不懼,于是她開啟了對戚夫人的瘋狂報復(fù)。
劉邦病逝后,戚夫人也深知自己的好運走到頭,呂后一定會對她發(fā)起猛烈的報復(fù)。
她也曾想過主動追隨劉邦而去,可是自盡多次,均被呂后攔下。
呂后又怎能容忍戚夫人一死了之呢?為了不讓戚夫人再行自盡之舉,呂后對她多加虐待,甚至將其做成人彘日夜受苦,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不得不說,呂后的手法過于殘暴,縱使她心中有再大的委屈,也不應(yīng)該行如此殘忍之舉,可是在那樣一個年代皇權(quán)至上,她身為太后,又有誰能阻攔的了她呢?

可惜,戚夫人因權(quán)利沒有機會選擇一個痛快的離世方法,被磋磨了這么久!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