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講堂:星孩無主動語言怎么辦?你需要這樣一份訓練清單!
無主動語言或是對詞匯不理解的自閉癥孩童不在少數,"如何幫孩子孩子發(fā)展出主動語言"也是父母經常詢問的問題,自閉癥孩子無主動語言,并非單純是孩子不想說,而是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

明明在自閉癥康復中心已經干預了八九個月,現在的明明有仿說語言出,爸爸媽媽等家庭成員的名稱也能叫出來,但是就是沒有主動語言。
明明的媽媽說,只要讓明明跟著他喊媽媽,明明就會跟著喊,但明明卻對"媽媽"這一詞不理解,因此,媽媽想培養(yǎng)明明的理解能力,但是到底該怎么做呢?
上述的問題也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問,也想尋求這些問題的解答,但卻不知該從哪方面入手,就明明的問題看來,孩子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 主動溝通、二 理解能力
一、主動溝通
1、創(chuàng)造動機
首先,想要讓孩子有主動的語言,那么為孩子創(chuàng)造動機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我們都知道自閉癥的孩子因為動機較弱,所以容易對許多事物的應對方式都相對的平淡,因此,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要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情景吸引孩子的注意,比如:爸爸讓孩子跟著他叫爸爸,當孩子仿說出爸爸時,爸爸隨后將孩子舉高高,這樣一個溝通可以帶來后續(xù)一系列的動作。無論是想讓孩子說什么,父母需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動機,當孩子感覺到語言的發(fā)生可以帶來有趣的結果,孩子對溝通就有欲望了。
2、對語言不要有過多的要求
其次,對于語言動機非常弱的孩子來說,父母不要對孩子有太多或太難的要求,不要心急地讓孩子一次就說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可以從單詞開始,慢慢的引導孩子,當孩子能夠自然的說出單詞時,再往下一個階段邁進。反之,當父母提出過多、過難的要求時,孩子做不到,就會不愿意說,甚至是逃避說,而且還有可能用哭、鬧等行為問題來回應父母所提出的要求。

3、幫孩子說出來
父母別忘了幫孩子"說"出來,比如:明明想要喝水,但明明總是不說,當明明想要喝水時,他會拿著水杯給媽媽,或是拉著爸爸到飲水機前一直指著飲水機,這時,父母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告訴明明這是"水杯"、那是"飲水機",幫孩子增加詞匯,當孩子累積的詞匯越多,說出口的機率也就越高。
二、理解能力
1、關鍵詞
語言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理解語言,什么樣的場景要說什么樣的話,因此,父母可以幫忙孩子在不同場景中輸入關鍵詞,為孩子做提醒,讓孩子可以逐漸明白他人在說什么。
2、強化物的使用
當父母對孩子發(fā)出指令時,孩子可能會不理解,那么這時候父母就要做出示范讓孩子模仿,當孩子成功的模仿時,父母就要給予反饋,比如:當孩子順利說出"我想要喝水"時,可以給孩子他喜歡的餅干或是玩具作為他的獎勵,這樣就能對孩子的理解行為產生了強化,當孩子知道他說出"我想要喝水",就能獲得喜歡的餅干時,下次孩子就有可能主動說出"我想要喝水"。

想要引導無語言或口語少的自閉癥孩子,父母需要花很大的心思,善用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與場景,再多點耐心,相信某天父母們就能成功引導孩子啰!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