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寶寶的語言發(fā)展訓練游戲
? 寶寶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說出的第一句話!讓孩子的語言獲得良好發(fā)展,并不需要媽媽們做特別多的事情,只需每天拿出30分鐘的時間,認認真真地和孩子“對話”、玩游戲,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1、拍手、點頭
玩法:
(1)和寶寶面對面坐好,握住他的兩只小手,教他對拍。
(2)邊拍邊說:“拍拍手?!比缓蟛晃账氖?,看他能不能自己拍。同樣的方法,可以教寶寶做點頭的動作。
益處:
這可以鍛煉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和模仿力。7個月以后的寶寶,在聽到一些特定的語言信號時,就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了,因此不妨多和他玩類似的游戲。
2、甜甜小嘴巴
玩法:
(1)媽媽唱兒歌:“小寶貝,甜嘴巴,喊著媽媽,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
當唱到“小寶貝,甜嘴巴”時,媽媽用手點一點小寶寶的嘴巴。
(2)媽媽哼唱時配合夸張表情,逗寶寶笑,寶寶笑了的時候,可以借機親親他(她)。
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他還不懂兒歌的意思,但喜歡兒歌歡快的節(jié)奏,更喜歡家長給他念兒歌時親切而又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寶寶需要通過看家長生動的表情來更好地理解兒歌。
益處:
培養(yǎng)寶寶的語言能力、讓寶寶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增強寶寶的記憶能力。
3、百寶箱尋寶
玩法:
(1)準備1 只紙箱子做“百寶箱”,里面裝上10~20 個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小玩具,如乒乓球、小娃娃、小汽車、小盒子等。
(2)將寶寶熟悉的幾件玩具或物品放在他面前,先說出玩具的名稱,再把它拿起來給寶寶看看,然后放進“百寶箱”。
(3)放完后,再邊說邊把玩具一件件從“百寶箱”里拿出來。從中挑出幾件玩具,隔一定距離放在寶寶面前,說出其中一件的名稱,看寶寶是否看或抓這件玩具。
(4)當著寶寶的面把一件會發(fā)聲的玩具藏在枕頭下,讓寶寶用眼睛尋找或用手取出,找到后將玩具給他作為獎勵。
益處:
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認識物體的能力;培養(yǎng)寶寶的記憶力以及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照片上那是誰
玩法:
(1)給寶寶看媽媽的大照片。
(2)媽媽示范發(fā)出“媽——媽”的聲音,逗引寶寶注視媽媽的口形,逗引寶寶模仿。
(3)媽媽再指著爸爸的大照片,同樣讓寶寶注視,逗引他模仿發(fā)出“爸——爸”的聲音。每發(fā)一個重復音節(jié)后,應停頓一下,讓寶寶有模仿的機會。
(4)爸爸也可以參與進來。媽媽抱寶寶,就讓寶寶模仿媽媽發(fā)音;爸爸抱寶寶,就教寶寶模仿爸爸發(fā)音。
益處:
訓練寶寶發(fā)音能力、語言模仿能力,為學語言作準備。
5、誰打來電話
玩法:
(1)媽媽和寶寶同時拿起玩具電話,拉開一定距離。
(2)媽媽在電話里和寶寶模擬說話:“喂喂喂……”,叫寶寶的名字,問候寶寶的玩具,說一些生活中常對寶寶說的話,眼睛看著寶寶,觀察寶寶的反應。
(3)把電話放回電話機時,要對寶寶說再見,并教會寶寶把電話放好。
(4)媽媽對著電話跟寶寶說話,會讓寶寶感到不解和好奇。媽媽這時要告訴寶寶,這是在打電話,鼓勵寶寶對著電話聽聲音。等媽媽多次示范后,寶寶就會對電話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里面可以發(fā)出聲音。等到寶寶對這個游戲熟悉以后,他(她)會主動地拿起電話,等媽媽拿起另一個,然后高興地聽媽媽在電話里對他(她)講話。
益處:
開發(fā)寶寶的語言智能、訓練寶寶的聽覺、促進親子感情
6、模擬發(fā)音
抱起寶寶,在他面前做出張嘴、吐舌或其他各種表情,并用親切溫柔的聲音和寶寶“談話”,讓他注意到你的口型和面部表情,逗他發(fā)音。逐漸地,寶寶就會發(fā)出應答似的聲音來和你“交談”。這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有效方法。
7、放童謠CD
選擇節(jié)奏歡快的童謠CD,隨時放給寶寶聽,每次放幾分鐘就行。你也可以自己學會童謠以后唱給寶寶聽。喜歡聽歌曲是孩子的天性,童謠特有的節(jié)奏和韻律最適合小寶寶聽。
8、搖響鈴
你先搖動鈴鐺、撥浪鼓等發(fā)聲玩具,吸引寶寶的視線,讓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臉上。你同時叫他的名字,對著他說話。還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弄出聲音來,讓寶寶去尋找聲源。這是很好的聽覺訓練,也和語言的發(fā)展有關,因為寶寶總是先學會聽,然后學會說的。
?
9、唱搖籃曲
寶寶哭鬧,或者每次睡覺前,媽媽都可以給他唱搖籃曲。這可以讓寶寶很快安靜下來,或為他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
10、學小動物的叫聲
你用夸張的表情,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給寶寶聽。擬聲詞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興趣。你也可以在模仿小動物叫聲的同時,模仿不同小動物的動作,這樣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
11、聽媽媽講現(xiàn)在的事情
你用親切的聲音、變化的語調,跟寶寶講他當前面對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對他說“寶寶在搖小鈴鐺”,“媽媽正給你換尿布呢”等等。這可以教寶寶在情景中理解語言,你也會養(yǎng)成和寶寶說話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