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定海招安
定海海不平
??????? ?凡是知道孫悟空的人,就沒有不知道他用的是如意金箍棒。
???????? 如意金箍棒是什么,是定海神針,定的是性海,是心猿的性海。真如之理性,深廣如海,故云性海。
???????? 玄奘《大唐西域記》序言中記載:“言尋真相,見不見于空有之間;博考精微。聞不聞于生滅之際。廓群疑于性海,啟妙覺于迷津。”
???????? 唐,白居易有詩句:“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灑掃凈無塵?!?/p>
???????? 性海,這里簡單說來,就是意識,包括潛意識,甚至于更深層次;亦或說,意識乃至潛意識,都是由真如之理性變幻出來的。性淵意海,如果能夠生“定”,則能生“金剛般若”。
???????? 《楞嚴(yán)經(jīng)》有云: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xué)。
????????? 這里的“定”,不是指靜止不動,而是:如如不動。
????????? “定”海神針,當(dāng)然能生“金”箍棒,不但隨心隨意變換大小,更是無堅不摧,威力無窮。這就是由“定”所顯的金剛般若智慧的象征,有了“定”,自然能夠抵御一切妖魔鬼怪?!岸ā?,才是西天取經(jīng),降妖除魔的利器。
??????? 有了金箍棒的孫悟空,才是那個威風(fēng)凜凜的美猴王;心若能定,可抵千軍萬馬,能破種種心魔。
???????? 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是指的呼吸。 ??
???????? 《黃帝內(nèi)經(jīng)》有云: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人一萬三千五百息,是五十營,滴水記時一百刻,是人體呼吸脈搏的一個大周期。這里需要解釋下,有說法認(rèn)為這是一天一夜,而經(jīng)過現(xiàn)在醫(yī)學(xué)驗證,人一天的呼吸大約為兩萬四千次。所以,“一萬三千五百息”,指的是一晝或一夜,并非是一晝夜。
???????? 這里呼吸不是指氣量,肚量;而是禪定修行的法門,修息法。就是指,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數(shù)呼吸,整個心念都在呼吸上,念住在息的境界上,一切雜念妄想都住了,進而破除妄念修得清凈境界,明心見性。這是佛教常見的一種修行禪定的方法,又名坐禪,基礎(chǔ)法門為: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 非非想處定。
???????? 簡單說來,呼吸關(guān)乎坐禪修定,而禪定是通往智慧大門的鑰匙。
??????? ?不止佛教,道教《金丹四百字》有云:大則一日結(jié)一萬三千五百息之胎。呼吸之法,也是道教修煉內(nèi)丹,體內(nèi)運行周天的重要參數(shù)和指標(biāo)。除了佛道兩家,其他各種門派,修行四禪八定以及修行呼吸法門的也不在少數(shù)。
???????? 總之,如意金箍棒是佛道兩家所同推的修行之法,得道之門;自然能無堅不摧,降妖除魔。
???????? 得了金箍棒的加持,孫悟空非但并沒有安定下來,反而開始一路高歌猛進,先是從龍王處“拿了”披掛,又在地府勾了生死簿。可見金箍棒這個修行法門只是增加了悟空的武力值,并沒有對他心性產(chǎn)生多少影響。
??? ????既然呼吸關(guān)乎參禪的基礎(chǔ)法門,為何悟空得了金箍棒反而沒“定”???再者,既然是佛教的修行法門,為何后文書中提到,金箍棒是太上老君打造的呢?
???????? 第一個問題,因為坐禪成不了佛,這涉及禪宗的大問題,在之后的章節(jié)會慢慢展開;而第二個問題,則是關(guān)乎佛道兩教的斗爭。
???????? 自佛教傳入中國后,道教不服,不但通過夏夷之論,用民族主義打壓佛教,還編篡了一本《老子化胡經(jīng)》。此書出自東晉時期,到唐朝又增加了不少卷集。經(jīng)中記載老子與弟子尹喜到西域及天竺,化身為佛創(chuàng)立佛法。
???????? 在《封神演義》中,道教混鯤祖師的徒弟接引道人,后來轉(zhuǎn)生到了西方成為了喬達摩悉達多,就是釋迦摩尼佛,這也算是老子化胡的演繹。
???????? 不管呼吸修煉法門是佛還是道,在這里只增武力,卻無礙心性,定海神針定不住孫悟空的性淵意海。
招安天不安
??????? 孫悟空搶了龍宮,鬧了地府,馬上就被告了。玉帝朝堂中自石猴出世后,第二次討論悟空。
??????? 千里眼、順風(fēng)耳道:“這猴乃三百年前天產(chǎn)石猴。當(dāng)時不以為然,不知這幾年在何方修煉成仙,降龍伏虎,強銷死籍也。”石猴一出生,天庭就知道了;但他何時成仙,天庭卻反而不知道了,可見菩提祖師做事機密。
??????? 太白長庚星俯伏啟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
??????? 剛開始討論,太白金星馬上站出來提議招安,并側(cè)面印證悟空已經(jīng)修成仙道。
??????? 悟空被帶到天庭,做了弼馬溫。關(guān)于弼馬溫有很多分析,特別是官職高低等等。弼馬溫者,?? 避馬瘟也。古代認(rèn)為馬圈里養(yǎng)猴,能避免馬生瘟疫。什么意思?就是在這群神仙眼里,你孫悟空再怎么修得仙體,不就是個妖猴嘛!
???????? 這體現(xiàn)天庭對悟空的態(tài)度。
???????? 孫悟空初入社會,當(dāng)然不明白這里面的彎彎道道,還是如同當(dāng)年那個乖乖石猴般認(rèn)真工作,好好放馬,書中他下屬這樣說道:“似堂尊到任之后,這等殷勤,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p>
???????? 在這里,悟空的那幫下屬們非但并沒有給他說破弼馬溫的真相,反而說他官職“未入流”。就如同一個下屬給自己領(lǐng)導(dǎo)說:“領(lǐng)導(dǎo),你這個職位算個球啊?!?/p>
???????? 悟空一顆并不“定”的心,如何能經(jīng)得住旁人如此挑唆,從耳中掏出金箍棒就反出了天庭。
??????? 回到花果山,有兩個獨角鬼王前來投靠,它們給悟空進獻了“赭黃袍一件”,并提議孫悟空自封“齊天大圣”。
??????? 孫悟空“心”動了,大叫三聲:好,好,好!
??????? 而那邊,悟空的下屬轉(zhuǎn)身就將他告了。可見無論龍王、閻王、天庭仙官,對待悟空的態(tài)度都很一致:當(dāng)面恭維,背后告狀。悟空完全被蒙在鼓里,連連吃虧,甚至到后來取經(jīng)路上煩惱唐僧,還去找龍王喝酒解悶。而這位被悟空搶了寶貝,還告過他的老龍王,依舊笑呵呵地陪酒聊天,氣氛那是相當(dāng)融洽。
? ??????天庭派兵前來,悟空連敗巨靈神,哪吒三太子。玉帝聽聞悟空要做齊天大圣后道:“這妖猴何敢這般狂妄!著眾將即刻誅之?!贝藭r,又是太白金星站出來提議招安,???????
??????? 金星道:“名是齊天大圣,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yǎng)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p>
??????? 就是:他鬧,就給他個封號,收了他的邪心。這里通過太白金星的話,側(cè)面表明:悟空受到下屬挑唆鬼王鼓動,已有些邪心。
???????? 玉帝再次聽從了太白金星的建議,“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圣府,府內(nèi)設(shè)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p>
??????? “安靜”,“寧神”二司,實則想要收一收悟空的邪心。
??????? 不僅如此,“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賜御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蔽蚩盏昧诉@些名頭上的好處,這才“送星官回轉(zhuǎn)本宮,他才遂心滿意,喜地歡天,在于天宮快樂,無掛無礙。”
??????? ?悟空“心”不滿,意不平;在金星的不斷提議下,玉帝各種滿足他的要求,讓他“遂心滿意”,希望通過這些來收悟空的心。
???????? 結(jié)果呢,悟空是“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游,明日西蕩,云去云來,行蹤不定。”
???????? 一顆心依舊跳來跳去,活脫脫一只大好靈猴。
???????? 為了避免這妖猴惹出事端,玉帝隨即又讓他去管理蟠桃園。不是之前說沒有空余職位了嘛,看來這職位完全是看玉帝心情的。
???????? 猴子喜歡吃桃,到這里為止,在玉帝眼里,悟空還是妖猴;態(tài)度比之弼馬溫好些,卻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讓妖猴去看蟠桃,如同肉包子打狗。
???????? 看管蟠桃,真的不是個坑嘛。
???????? 即便這不是坑,那蟠桃勝會就真是個坑了。
???????? 先看蟠桃會的賓客單:上會自有舊規(guī),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圣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
???????? 最尊貴的客人是五方五老,包括:佛祖、觀音、崇恩圣帝、北極玄靈、黃角大仙。其中西是佛祖,南是觀音,五方五老中佛教占了兩位。而前文提到過,悟空東游西逛,與五方五老以兄弟相稱。結(jié)合后文來看,這些大佬們一個個慈眉善目,其實心里明白的很。
???????? 單子一路看下來,連“幽冥教主、注世地仙”都請了,“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也通知了。既然如此,那“齊天大圣府”算個啥,猴棚吧。
???????? 孫悟空往日里,東游西逛,喓五喝六,跟各路神仙稱兄道弟,到頭來,誰都沒把他放在眼里,或者說他在大家眼里就是妖猴,玉帝收養(yǎng)的流浪小動物。
???????? 他心大大不平,隨即大鬧蟠桃會,兜率宮偷盜金丹,再次反下天庭。
???????? 偷丹這里有兩個地方值得注意,先看太上老君,“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臺上講道”。燃燈古佛,那是如來師父輩的,老君與燃燈一起講道,可見老君雖不在五方五老之內(nèi),其地位等同燃燈古佛,是一個更為超然的存在。
???????? 悟空來到太上老君的丹房,在這里有句話,“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老孫自了道以來,識破了內(nèi)外相同之理,也要煉些金丹濟人。”
???????? 悟空在菩提處學(xué)的是道家丹鼎派功法的內(nèi)丹之術(shù),如今內(nèi)丹圓滿修成仙體,識破“內(nèi)外相同”之理,指的內(nèi)丹外丹相同,既然能夠修煉內(nèi)丹,那邊也能起鼎爐煉制金丹。兜率宮里,悟空也算是進了自家派門的煉丹房了,對其中一切自然是了如執(zhí)掌,偷丹那是手到擒來。
???????? 這么一鬧,馬上天庭發(fā)兵花果山,雙方擺開陣勢好一場大戰(zhàn),結(jié)果“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
???????? 之前進獻黃袍,鼓動悟空自封齊天大圣的獨角鬼王,完成了它的使命,就此謝幕。
???????? 到此為止,玉帝一步步滿足悟空的要求,又一次次羞辱他,說是要安他的心,結(jié)果這孫悟空的心火,被越拱越旺,步步緊逼層層遞進,這一場大鬧天宮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