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讀書心得
在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莫過于陶行知,在先生那個年代有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我們?nèi)杂兄匾臅r代借鑒意義。
先有生命的長度,再談生命的寬度
在陶行知先生看來,只有重視人的生命,把人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教育才有未來可言。我們要首先要讓孩子擁有強壯的體格和健全的人格,再去談文化課藝術(shù)課成績。
“人必須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這是魯迅先生在唯一的愛情小說《傷逝》中的名言,用在教育上也格外適合。如果命都沒有了,那教育還有什么意義?現(xiàn)今社會教育內(nèi)卷的情況如此嚴重,有多少小孩不堪重負,產(chǎn)生了心理問題。數(shù)據(jù)調(diào)查顯示,中小學生患上焦慮癥抑郁癥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嚴重的甚至自殺身亡,給家庭帶來無法愈合的傷痛,得不償失。
先解放孩子的天性,再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
與杜威的理念剛好相反,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對當今社會教育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改革,一直在進步,然而仍存在不少“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學生高分低能”現(xiàn)象,因此“衡水中學模式”才會在網(wǎng)上遭到那么多人的抨擊。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睛、嘴、時間、空間,要培養(yǎng)“真善美的活人”,這與當下“雙減”政策不謀而合。先解放孩子的天性,再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和能力為中心,而不單單是以知識和考試為中心,讓學生能夠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先承認孩子的平凡,再激發(fā)孩子的潛能
2020年,知名學者劉瑜發(fā)表了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其中說道“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這成了年度熱搜,“內(nèi)卷”一詞成功出圈,傳遍大街小巷。
父母望子成龍是正?,F(xiàn)象,但是一旦過度,就會適得其反,弦繃得太緊,總有一天會斷掉,先承認孩子的“平凡”,才有可能造就不平凡 。
我們要擁有從容不迫的心態(tài),遵循生命自身成長規(guī)律,點燃孩子內(nèi)驅(qū)力。我們都必須得承認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擅長讀書考試的,但他可能在體育藝術(shù)手工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比起專盯著孩子的缺點,我們更應該做的適度放大孩子的閃光點,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發(fā)孩子的潛能,主動學習。
先成為有愛的老師,再做溫暖的智者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碧招兄@些名言無疑點明一個老師的基本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
一個有愛的老師,一定是個有責任心的老師;一個溫暖的老師,一定是個寬容的智者,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毕啾扔谧鲆幻麕?,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名良師。
先有教師的虛心學習,才有學生的努力奮進
???時代在變化,生活在變化,教育也在變化,教師學習的腳步是不能停的,陶行知先生曾說,以生活為中心,我們要虛心虛心虛心,承認我們一無所知,一無所能,我們要學習學習學習,達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特別是在網(wǎng)絡教育沖擊下,學習的途徑早已經(jīng)不局限于課堂,各大學習平臺軟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再加上新冠疫情影響,時不時居家上網(wǎng)課,三尺講臺的教師紛紛化身十八線網(wǎng)絡主播。這對老師自身的技能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師不斷修煉自我,學“陶”、思“陶”、做“陶”,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