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傳箋(自校)·邶風(fēng)·靜女
聲明:純屬個人愛好,非專業(yè),如有錯漏概不負(fù)責(zé),本子是網(wǎng)上隨便搜來讀的。
國風(fēng)·邶風(fēng)·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序】《靜女》,刺時也。衛(wèi)君無道,夫人無德。
【箋】以君及夫人無道德,故陳靜女遺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為人君之配。
01
靜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
【傳】靜,貞靜也。女德貞靜而有法度,乃可說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箋】女德貞靜,然后可畜;美色,然后可安。又能服從,待禮而動,自防如城隅,故可愛也。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chí chú]。
【傳】言志往而行正。
【箋】志往,謂踟躕。行正,謂愛之而不往見。
02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傳】既有靜德,又有美色,又能遺我以古人之法,可以配人君也。姑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記過,其罪殺之。后妃群妾以禮御于君所,女史書其日月,授之以環(huán)以進退之。生子月辰,則以金環(huán)退之;當(dāng)御者以銀環(huán)進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事無大小,記以成法。
【箋】彤管,筆赤管也。
彤管有煒[wěi],說懌女美。
【傳】煒,赤貌。彤管以赤正人心也。
【箋】說懌,當(dāng)作說釋。赤管煒煒然,女史以之說釋妃妾之德,美之。。
03
自牧歸(通饋)荑[tí],洵美且異;
【傳】牧,田官也。荑,茅之始生也。本之于荑,取其有始有終。
【箋】洵,信也。茅,潔白之物也。自牧田歸荑,其信美而異者,可以共祭祀,猶貞女在窈窕之處,媒氏達(dá)之,可以配人君。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傳】非為其圖說美色而已,美其人能遺我法則。
【箋】遺我者,遺我以賢妃也。
《靜女》三章,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