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1507年丁卯(正德二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中國.明朝】1507年丁卯(正德二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八月初十日生于藩國安陸(今湖北鐘祥縣),其父興獻王朱祐杬為明憲宗成化皇帝第四子,母妃蔣氏。
因正德皇帝無子,遺詔遵“兄終弟及”的祖訓(xùn),由首輔楊廷和與張?zhí)筮x定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入承大統(tǒng)。朱厚熜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以次年為嘉靖元年,時年15歲?! ?/p>
朱厚熜是興王朱祐杬的獨子,幼時聰敏,興王親授書史,通《孝經(jīng)》、《大學(xué)》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重禮節(jié),遇事有主見。其母子入宮前與禮部已有兩次爭議。
即位后,在如何尊崇其父母的問題上與禮部及眾多朝臣又發(fā)生沖突,史稱“大禮議”,經(jīng)過兩年多的爭辯,最后以君權(quán)的高壓結(jié)束,朱厚熜的意愿終于得以實現(xiàn)。這些事充分顯露出了朱厚熜少年時即剛愎自用、專橫暴虐的性格。
朱厚熜初承大統(tǒng)時,對國事尚有所作為,除采取了歷代新君例行的大赦、蠲免、減貢、賑災(zāi)等措施外,還扭轉(zhuǎn)了正統(tǒng)以來形成的內(nèi)監(jiān)擅權(quán)、敗壞朝政的局面,并曾下令清理莊田,“不問皇親勢要,凡系冒濫請乞及額外多占者悉還之于民”等。
但這種善政并沒有保持多久,一年以后,即有“十漸”等奏疏出現(xiàn)。特別是經(jīng)“壬寅宮變”幸得未死,他被嚇得失魂落魄,躲在西苑,設(shè)醺煉丹,迷信幾個道士的邪說,養(yǎng)生修道,二十余年不敢回大內(nèi),置朝政于不顧,使貪贓枉法的首輔嚴(yán)嵩橫行亂政20年,形成北方蒙古侵?jǐn)_不斷,有識的官員不能為國出力,甚至慘遭屠戮。另在宮內(nèi)外興建大量宮殿廟宇,加重百姓的負(fù)擔(dān),使得國家財政危機愈益深重。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卒于乾清宮,年60歲。謚欽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廟號世宗。葬北京昌平永陵。



【中國.明朝】1507年丁卯(正德二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