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弱者總是除了同情心一無所有。
人都有同情心,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你除了同情心,一無所有、一無是處,那你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弱者。
微博上常見一種人,見到什么社會新聞就本能地站在看起來“弱”的一邊,急著為看起來“弱”的一方吶喊助威。誰弱誰有理,誰弱誰正義。
因為他們同病相憐,他們在弱者身上看到了自己。他們本能地自認是弱勢一方,這是一種受迫害妄想心理,是一種弱者心態(tài)。
堅信自己是不行的,是沒有未來的;堅信靠自己絕無希望,世世代代都不會有希望的;堅信自己需要別人(比如鄭府)來主持公平,堅信自己需要一個“神”來施舍來拯救。
把自己天然地放在了財富和強大的對立面,是一種典型的窮病,因弱小而匱乏,因不理解而害怕,本能地應激,情緒化地反對,不加思考地批判。
你信仰什么,就成為什么。
你見到不賺錢的人就發(fā)自內(nèi)心地欣賞,見到弱小就發(fā)自內(nèi)心地覺得正義,那你就永遠只會只會躲在弱者的圈子里,自我欺騙,互相麻痹。
你從根子上認為錢是壞東西,見到富人就本能去找道德瑕疵,見到成功者就本能地就認為是邪魔外道,那你永遠會與財富和成功無緣。
如果你堅信,富人就是未來的你,成功者就是未來的你,那么你怎么會本能地詆毀?你關(guān)心的怎么會是人家的私德呢?那不就是幾年后的你嗎?那不就是十幾年后的你嗎?那不就是你下一代的樣子嗎?
擁有強者心態(tài)的人,看待已經(jīng)成功的強者,本能的反應絕不是貶損,而是“大丈夫生當如此”的向往;是“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心。
你會花時間思考的是:他為什么這么說?他是怎么做的?怎么才能成為他?這就落到務實的想法和具體的行動。
弱者值得同情,不公值得揭露,但當你自己都還認知短淺,都能力有限的時候,先別急著泛濫圣母心。
你目前大腦能理解的,不見得是真相的內(nèi)里,你想追求的結(jié)果可能事與愿違。除了大概率在幫倒忙的鍵盤吶喊,和你廉價的時間,你還能提供什么呢?
最終有能力給弱者提供真實幫助的,是調(diào)整政策的,是貢獻稅收的,是活躍市場的,是拉動流量的。而這些人,恰恰是你在你反感的那些強者,他們更有實力和資格,去幫助別人。
窮則獨善其身,達才兼濟天下。弱者終究無處可逃,發(fā)展才是解決問題的良藥。
尊重強者,見賢思齊,虛心向上。堅信自己不是永恒的弱者,靠自己可以改變命運,可以成為舞臺中央的那個人。
不需要別人拯救,而是成為自己的神,千方百計尋找那條路,一步步堅持到親手書寫命運的那一天。
這才是向上攀爬的人應有的心態(tài),強者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