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碩MTI漢語寫作丨當你在考場碰到高考作文……


命題解析
從考察形式來看,本題為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審題可按照????iChuXin448漢語寫作專項課中所講,首先抓住材料的關鍵詞。本題最有特色的部分也在于關鍵詞的設置。以往的高考作文或考研作文的關鍵詞通常會從“數量”上給考生以提醒,這幾個關鍵詞的關系通常是單層的,如2021浙江卷:
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三個關鍵詞提醒考生大致有3個思考方向,且3個方向的關系貫穿于一件事情的始末。但全國甲卷的題目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三元雙層結構,討論的對象有3個,結構上不是單層了,而是有兩個層次:

下面,我們來分別剖析
這三個關鍵詞
01時間
“時間”是串聯起本題前后兩層意思的重要關鍵詞,時間的有限性(一天只有24小時,一年只有365天)、不可重復性(時間一直在向前流逝),構成了探索人生意義的基本前提。
題中言“人們因技術發(fā)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時間”,可為何人類要掌控時間?
因為通過思考人與時間的關系,來安排時間、駕馭時間,是人類自我意識彰顯的表現,即人改造世界的主體性的體現。如每日的學習計劃表,就是比較基礎的駕馭時間的具體表現。
02技術
“技術”是存在于人與時間關系中的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可以說,在人與時間的關系中,“技術”是一個變量。且題中已經點明變量變化的關系,那就是:
技術發(fā)展會讓人更好的掌握時間。
那此時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已經不是“為何”了,而是“如何”:“如何使得技術更好的為人類掌握時間服務”?
可以從引起人類技術重大變革的工業(yè)革命想起,比如機器大生產及交通工具的改進,使得我們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可節(jié)省下的時間能夠做什么呢?
比如利用像編寫計劃單、任務書、行程表等一些技術,我們得以更好地規(guī)劃日程、安排學習;再比如利用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我們得以讓經歷的時間變得更有質量;甚至還可以繼續(xù)立足于機器與交通,可以拓寬時空的界限,或者去研制新的技術,幫助人們更好的掌握時間……
總之,在探討到這部分時,“技術”幫助了人類進步。
03人
材料中“人”這個關鍵詞并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通過“時間的仆人”這個詞一起出現的。此處暗含的依然是時間與人的關系,只是此時的“人”已經不是擁有“改造世界主體性”的“人”了。什么意思呢?
“時間的仆人”是個比喻,指在時間面前沒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時間卻事與愿違,反倒被時間所左右,喪失掉自己的主體地位。這種情況并不鮮見。
就拿大家體會最深的學習計劃表來說,可能會因為拘泥于時間計劃表,變得機械、刻板,受日程支配,疲于趕進度。這樣的技術進步真的幫助人更好處理人和時間的關系了嗎?
顯然不是技術發(fā)展帶來的問題,而是人有沒有“一張一弛”“博觀約取”,把握好了自己在改造世界面前的主體性。在沉潛思考中“放松”一下,更能把握人與時間的意義。
寫作思路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從哪個關鍵詞進行切入,結合另外兩者,都能對于這個主題有所思考。
如果從“技術”切入,那本題就可提煉出“技術發(fā)展在人與時間的關系中所起的作用”“技術是否使得人失去了對時間的控制(便利+遺憾)”“人如何通過技術取得對于時間的主體性”等論述主題。
如果從“人”切入,那本題就可提煉出“人在時代變遷(時間+技術)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等論述主題。
當然,還可以將上述分析提煉為“技術、時間與人的關系”這一論述主題,直接進行探討。
2023年高考作文還有哪些難點?
科科先帶大家一睹為快!







圖源人民日報 侵刪
歡迎關注【初心百科】,
將持續(xù)為大家?guī)韺懽鞲韶洠?/p>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代表著考點的風向,也因此備受各方關注
24考研兒們,除了理解推文中的寫作思路,還要學會如何在考試中快速審題?如何起一個優(yōu)美吸睛的標題?怎樣構建好一個高分的框架?
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作文,“理解+技巧”都是萬能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