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匯報工作 22·08·23
之前說過,我不想擴大再生產(chǎn)。
因為30個人的公司和100個人的公司對于管理者的要求非常不一樣。
我只想把有限的精力(白天碎片化的時間、晚上整段的時間)更多的放在內(nèi)容輸出上。
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比較平衡的,能正常的供給(夠活)我輸出內(nèi)容。
又沒有太多的牽扯我的時間和精力。
但是也帶來眼前的問題,例如,訂單量超出我們承接能力。
例如RX6750XT的方案的咨詢者。

前面幾天,我們就下架了一些流速較快的機型(RX6750XT、RTX3070)。
今天重新上了一點點。
RX6700、RX6650XT,兩個流速快的配置,在這之前就下架。
以便我們?nèi)桓兑奄彽挠唵巍?/p>
包括新的RX6700XT的貨都已經(jīng)到齊了,但是不能上,我們來不及裝。

以上聊天記錄,發(fā)過其他平臺,但是被過度解讀了。
從業(yè)20年,行業(yè)內(nèi)大多是多年的朋友。
做事先做人,相互沒那么多惡意。
包括去年我們的貨從來沒脫過,所謂的強行搭配,也從來沒在我們這里發(fā)生過(你情我愿的搭配是很正常的)。
以上也只是朋友間的插科打諢中完成了訂貨。
6800XT,我們成本也非常好。
也是因為來不及裝機,不能上。
另外解釋所謂資源。
例如,我提X產(chǎn)品。
廠家給你另外的B產(chǎn)品,卻是半價,甚至白送。
這樣不會影響X產(chǎn)品的價格體系,或者限價。
或者,例如我們這種身份,DIY廠家直接投放市場推廣費用。
畢竟在我們配置中露臉就算是正向的曝光。
而我,會把這些費用,折算到每件A產(chǎn)品的成本里。
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三方(用戶、我、廠家)共贏。
回到開頭的問題。
我們還是會量入為出,根據(jù)自己能力接單,超出交貨、裝機、接待能力,就收縮,下架產(chǎn)品,人為的減少銷量。
而非順勢而為,高歌猛進的擴張。
就像之前不做筆記本那樣,即使N萬年收入的斷舍離(且,成本、供應(yīng)的優(yōu)勢極為明顯),我也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噴子們噴很容易,真的讓他們自己做,恐怕非但不能做到,還會反向奔赴的嘴臉。
截圖留言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