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10分鐘,續(xù)航800KM!壓死燃油車的最后一根稻草來了
雖然新能源汽車成為了當下的熱門,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電池技術在最近這幾年的提升十分有限,僅有的提升往往都是在能量密度、電芯組合方式等方面的小幅提升,固態(tài)電池依然遙遙無期,電池技術已經多年沒有取得革命性突破,這也導致,電動汽車充能速度慢、續(xù)航里程短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但是,最近國內汽車廠商寧德時代推出的麒麟電池,卻針對目前電池技術的幾大瓶頸,進行了針對性地提升,甚至有了“麒麟一出,徹底終結燃油車”的說法,但關于電池技術的幾大瓶頸和痛點真的有那么容易解決嘛?“麒麟電池”又真如發(fā)布會說的那般神奇嗎?
有消息稱,麒麟電池將在今年底實現量產,比之前宣稱的時間提前,而極氪009成為麒麟電池全球量產首發(fā)車型,極氪001成為了全球首款搭載麒麟電池,且純電續(xù)航里程突破1000km的量產車型。
麒麟電池相比之前的動力電池,最大的提升還是在于,它很大程度地提升了能量密度,相比4680系統提升13%,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可輕松實現整車1000公里續(xù)航。而且充電速度大幅提升,可實現4C充電,寧德時代官方宣傳麒麟電池可以在10分鐘快充至80%。按照續(xù)航1000KM計算,10分鐘就可以續(xù)航800KM。麒麟電池的問世,很顯然將會大大提升純電車型的續(xù)航里程和充能效率,一旦大規(guī)模普及,對于燃油車的沖擊是毫無疑問的。
事實上,麒麟電池也算不上電池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簡單來說,它是優(yōu)化了電池內部的結構,提升了電池內部的空間利用率,而并沒有在電芯的能量密度上有所突破。
麒麟電池的體積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舉兩個例子:特斯拉4680的體積利用率為63%,電池組能量密度為217Wh/kg;比亞迪全新的CTB刀片電池體積利用率為66%,電池組能量密度為200Wh/kg。也就是說,麒麟電池的能量密度是目前最高的,在使用麒麟電池的情況下,續(xù)航可以輕松突破1000千米。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1、電芯倒置的設計,電池排氣和安全空間做到了一體。給電芯多留了6%的空間,從而提高電池組的空間利用率。
2、集成式的多功能彈性夾層。將電池包中的橫縱梁、水冷板和隔熱墊集成成了多功能的彈性夾層,將支撐、冷卻、隔熱、緩沖功能四合一,并且在多功能彈性夾層內搭建了微米橋連接裝置,提高電池內部的空間利用率。
3、重構了水冷系統,水冷系統置于電芯與電芯之間,緊貼電芯大面,換熱面積擴大4倍,電芯控溫時間縮短至原來的一半,大大提升了快充的效率。
今年年底,搭載麒麟電池的車型就將會問世,明年將會有大量的車型搭載麒麟電池,麒麟電池對于電動汽車產業(yè)的改變就會是革命性的,它在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的提升,將大幅提升電動汽車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