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博學友人賜告,魏源《海國圖志》載有古埃及信息
廣百宋齋
2023-07-06 12:15
已關注
承蒙博學友人賜告,魏源《海國圖志》載有古埃及信息,其中轉引《每月統(tǒng)紀傳》,內容十分驚人。
《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紀傳》(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是第一份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中文雜志,1833年8月1日創(chuàng)刊于廣州。
1837年因中英關系緊張,《每月統(tǒng)紀傳》遂遷至新加坡。內容涉及宗教、政治、科學、商業(yè),及雜俎等。已知最后一期出版于1838年。馬禮遜之子馬儒翰等也參加編輯工作。
首先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古埃及”傳佛道,流布印度國。這完全印證了我此前的判斷——Shu神,蜀王/鸮王的圣書體名號,恰好可以反切拼讀成“象雄”。
顓頊大爺,Huni,圣書體名號之一,恰好可以拼讀成“圣蓮法王”。
象雄是苯教,苯教是佛教的源頭,“古埃及”傳佛道,流布印度國,這太正常了。
我感到震驚的,《每月統(tǒng)紀傳》居然明確指出古埃及使用陰歷和陽歷二十四節(jié)氣。
搞清楚,二十四節(jié)氣是華夏文明獨有的陽歷歷法——大家大聲朗讀三遍——“古埃及”有二十四節(jié)氣,那百分百就是上古華夏。
這一點,我早就知道的。西方學者研究“古埃及”歷法,指其實施陰歷置閏。置閏必須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憑藉和指導。
晚清張德彝游歷埃及,爬進了“胡夫金字塔”,就是顓頊大冢。他還敘錄,有人說“斯芬克斯”雕像(玄律)是“蚩尤”在此化石。
我早就懷疑,西方學界以及埃及學學界,很早就有人知道古埃及就是上古華夏,不然此說從何而起呢?
現在再看《每月統(tǒng)紀傳》的記載,更加加重了我的懷疑。
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西方文史學界,這幫文盲陋鱉很可能在處心積慮地掩蓋古埃及是上古華夏的事實。
阿比多斯文物考古部門的小官僚喪心病狂地把我拉黑了。
美籍埃及學教授也忒么喪心病狂地把我拉黑了。
就是因為老子指出了上古華夏是古埃及的事實,戳碎了這幫文盲陋鱉的心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