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冷飯之微星“第一批”入門級B760主板對比和評價
起稿時,正值中秋佳節(jié),在此祝各位讀者中秋快樂。
年初的時候,發(fā)掘到了B660M-A這個寶藏,又受別的UP的啟發(fā),就寫了一篇專欄,大致匯總、對比了一下微星的入門級B660主板,效果還可以,有幫到一些玩家。之后有讀者評論讓我再做一個B760的,我回復(fù)說有空會做,現(xiàn)在剛好中秋國慶小長假,閑來無事,不如就把坑填了。
現(xiàn)在這個節(jié)點也是14代酷睿即將發(fā)售,同時上市的還有第二批Z790主板,大致主要針對內(nèi)存性能進行硬件上的優(yōu)化,可能也有第二批B760主板,這也是文章標(biāo)題中寫明第一批的原因。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所
有紙面參數(shù)信息依舊均來自微星官網(wǎng)產(chǎn)品規(guī)格。 照例來過一下型號(按字母后綴排序),這次附上相關(guān)測評視頻。
B760M-A:
D5、D5 WIFI; 測評:暫未找到,可參考B660M-A。
一線B660還是準(zhǔn)二線B760 微星B660M A VS 銘瑄B760M終結(jié)者_嗶哩嗶哩_bilibili
到過2000內(nèi)的“139K”+最后的ES救星:微星,使用體驗如何? 600多的微星B660M-A+Q0PU主板測評+超頻_嗶哩嗶哩_bilibili
B760M-BOMBER(爆破彈):
D4、D5、D5 WIFI; 測評:
不盡人意 微星B760M爆破彈評測_嗶哩嗶哩_bilibili
B760M-B:
D4、D5(官網(wǎng)查無D4版但電商平臺能搜到D4版);
B760M-E:
D4、D5; 測評:
便宜 但丐 微星H610M E評測_嗶哩嗶哩_bilibili
B760M-G:
D4、D5; 測評:
寄! 微星B760M-G DDR5評測_嗶哩嗶哩_bilibili
B760M-P:
D4; 測評:
丐板拉皮 微星B760M P評測_嗶哩嗶哩_bilibili
B760M-X:
D4、D5。 這次先放匯總表(按“血緣”關(guān)系排序)。
省時: B760M-A:外觀上供電散熱馬甲變扁平化,供電能力還沒看到評測,但估計跟B660M-A一致,內(nèi)存支持僅有DDR5版。原裝無線網(wǎng)卡小升級,前置機箱USB3.0接口多了一個,但M.2散熱馬甲、雷電接口被閹割。個人認(rèn)為閹割大于提升,內(nèi)存又只有DDR5版,不如B660M-A那樣亮眼了。 B760M爆破彈:供電略微退步,但外圍設(shè)備接口,如M.2散熱馬甲、RGB接口、E Key接口的無線模塊,在這個級別來說基本補全了??傮w來看比B660M爆破彈好一些,但依舊不值得優(yōu)先推薦,D4版價格能低于600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畢竟有一線的BIOS和軟硬件的調(diào)校水平,而兩個D5版,考慮到這個主板的定位和D5內(nèi)存的價格,基本是沒啥意義了。 B760M-G、B、X:爆破彈的閹割產(chǎn)物,別買。在沒有供電散熱馬甲及氣流輔助散熱的情況下,供電穩(wěn)定65W左右,意味著如果搭配12100,跑滿時供電就處于溫度墻邊緣,實際使用這個價位也是搭配風(fēng)冷散熱器,那供電則勉強跑滿12400,但這樣即便是游戲時CPU不是滿載,供電也會處于高溫狀態(tài),長期使用會加速元器件老化,供電表現(xiàn)極差。B和X在G的基礎(chǔ)上閹割了M.2散熱馬甲和第二個M.2接口,對于這倆除了丐中丐的廢物我是真想不到什么評價了。 B760M-E:H610M-E的換芯產(chǎn)物,從M.2的PCIE來自芯片組就能得到結(jié)論。供電方面表現(xiàn)還可以,但其他配置也是太丐了,現(xiàn)在H610M-E價格都不到500,這個B760M-E除了能上4.0的M.2固態(tài)之外完全一致,要買那肯定也是買H610M-E。 B760M-P:跟上一代一樣不知道是什么定位,供電表現(xiàn)也稀爛,別買就對了。
接下來是詳細介紹。首先是B760M-A,圖示為WIFI版。
供電部分,CPU由8+4PIN供電,MOS從電感看依舊是6相并聯(lián)12路,每相兩上兩下,跟B660M-A一致。供電有散熱馬甲覆蓋,B760M-A的供電散熱馬甲變成了扁平化設(shè)計,個人認(rèn)為不如上一代B660M-A好看。 有四個內(nèi)存插槽,僅有DDR5版本。 有兩個X16插槽,上方的來自CPU,支持4.0×16,下方的來自B760芯片組,支持4.0×4,還有一個支持4.0×1的X1插槽。 有兩個M.2接口,上方的來自CPU,支持4.0×4,下方的來自B760芯片組,支持4.0×4和SATA,下方的M.2在安裝SATA的硬盤時,SATA8無法使用。兩個M.2接口均沒有散熱馬甲,這對上代B660M-A來說是一大退步。 聲卡和有線網(wǎng)卡是瑞昱的ALC897和RTL8125BG,這倆算是入門級的標(biāo)配了,沒啥好說的,WIFI版有預(yù)裝在后部IO部分的E Key的無線模塊,支持WIFI6E,推測是Intel的AX211,相比B660M-A支持的WIFI6是小升級,但感知不強。非WIFI版用于安裝無線模塊的E Key被閹割。
后部IO部分與上一代一致,兩個HDMI2.1,兩個DP1.4,USB2.0、3.0 5G、3.1 10G的A口各有2個共6個,還有一個PS/2接口。對于入門級來說能有10G的A口已經(jīng)算不錯了,要是有一個C口那就更好了,顯示接口倒是給的過分慷慨。
內(nèi)部接口也基本和B660M-A一致,4個SATA接口,有水泵接口,2個機箱風(fēng)扇接口,2個5V ARGB接口,1個12V RGB接口,2個USB2.0接口,USB3.0 5G A口接口多了一個有2個,還有1個5G Type C接口。B660M-A上有的雷電接口B760M-A上也被閹割了,雖然這個東西對于入門級產(chǎn)品來說基本用不上,但砍掉就是實打?qū)嵉耐瞬健?接下來是B760M爆破彈,圖示為D5 WIFI版。
供電部分,CPU由8PIN供電,MOS為6相,每相一上一下設(shè)計,相比上一代4相并聯(lián),每相兩上兩下設(shè)計,這代爆破彈供電略微退步,但好在有散熱馬甲。 有2個內(nèi)存插槽,有D4、D5兩個版本。 有一個X16插槽,來自CPU,支持4.0×16,還有一個支持4.0×1的X1插槽。 有兩個M.2接口,上方的來自CPU,支持4.0×4,下方的來自B760芯片組,支持4.0×4和SATA,下方的M.2在安裝SATA的硬盤時,SATA7無法使用。上方的M.2_1預(yù)裝有散熱馬甲,這就納了悶,定位更高的-A沒有固態(tài)散熱馬甲,爆破彈反而有。 聲卡和有線網(wǎng)卡同樣是瑞昱的ALC897和RTL8125BG,WIFI版有預(yù)裝在后部IO的E Key的無線模塊,支持WIFI6E,推測也是AX211。非WIFI版該E Key被閹割。
后部IO與上一代一致,HDMI 2.1、DP 1.4、VGA各一個,USB 2.0 A口2個,3.0 5G A口4個,1個PS/2接口。
內(nèi)部接口方面,有4個SATA接口,沒有水泵接口,有2個機箱風(fēng)扇接口,2個5V ARGB接口,1個12V RGB接口,2個USB2.0 A口接口,1個USB3.0 5G A口接口。 B760M-G、B和X均是爆破彈閹割產(chǎn)物,僅介紹不同部分。 先看外觀,依次為G、B、X,圖示均為D5版。
B760M-G相比爆破彈非WIFI版閹割了供電散熱馬甲,供電能力非常差,而B和X在G的基礎(chǔ)上又閹割了M.2散熱馬甲和第二個M.2接口,還有DP和VGA接口。后部IO圖示依次為G、B、X。
這一代的B760M-G可以說是寄上加寄,兩個小弟B和X也是寄上加寄上加寄,B甚至只有D5版,這是要賣給誰?X跟B一模一樣,估摸著是專供電商整機的型號,這三個板子要是在整機配置里看到了別買就對了。 接下來是B760M-E,為母版H610M-E的換芯產(chǎn)物。圖示為D4版,和H610M-E對比。
供電部分,CPU由8PIN供電,MOS為6相,每相一上一下設(shè)計。 內(nèi)存部分,兩者均有2個內(nèi)存插槽,B760M-E則還有D5版本。 有一個X16插槽,來自CPU,支持4.0×16,還有一個支持3.0×1的X1插槽。 僅有一個M.2接口,來自B760芯片組,支持4.0×4和SATA,安裝SATA硬盤時SATA5無法使用,沒有散熱馬甲。這就足夠說明B760M-E是H610M-E的換芯產(chǎn)物了,因為H610沒有直連CPU用于M.2接口的PCIE 4.0×4通道,M.2接口只能從芯片組引出,H610上只能引出3.0,換了B760就可以引出4.0了。 聲卡和網(wǎng)卡和H610M-E一樣是瑞昱的ALC897和RTL8111H,對于同級別來說千兆網(wǎng)卡算是墊底了。 后部IO也和H610M-E一致,有1個HDMI 1.4,一個VGA,4個USB2.0 A口,2個USB3.0 5G A口,1個PS/2接口。圖示為B760M-E和H610M-E。
內(nèi)部接口,有4個SATA接口,2個機箱風(fēng)扇接口,1個12V RGB接口,2個USB2.0 A口接口,1個USB3.0 5G A口接口,沒有水泵接口和5V ARGB接口。 B760M-E的供電規(guī)格與爆破彈一致,實際卻略好于爆破彈,但外圍配置太丐。作為換芯產(chǎn)物,其母版H610M-E才不到500,B760M-E的提升僅僅是支持4.0的固態(tài),和內(nèi)存超頻,但這個級別會搭配的CPU都是NKU,內(nèi)存超不了多少,卻貴了200塊,貴出一對內(nèi)存或者一根固態(tài)錢,完全不值得,要買就買H610M-E,雖然丐但一線不到500,還算湊合吧。 最后是B760M-P。
供電部分,CPU由8PIN供電,MOS為6相,每相一上一下設(shè)計。
有4個內(nèi)存插槽,官網(wǎng)僅查到D4版。
有一個X16插槽,來自CPU,支持4.0×16,還有2個支持4.0×1的X1插槽。
有兩個M.2接口,上方的來自CPU,支持4.0×4,下方的來自B760芯片組,支持4.0×4和SATA,下方的M.2在安裝SATA的硬盤時,SATA5無法使用。上方的M.2_1預(yù)裝有散熱馬甲。
聲卡和有線網(wǎng)卡為瑞昱的ALC897和RTL8125BG。
后部IO部分,HDMI 1.4、DP 1.4和VGA各一個,4個USB2.0 A口,1個USB3.0 A口,1個USB 3.1 10G C口,兩個PS/2接口。
內(nèi)部接口跟B760M-E相似,有4個SATA接口,2個機箱風(fēng)扇接口,1個12V RGB接口,2個USB2.0 A口接口,1個USB3.0 A口接口,還多了一個5G的Type C接口,沒有水泵和5V ARGB接口。
B760M-P跟上一代一樣不知道是面向什么定位的接口,配備的通訊口,看似更像是面向企業(yè)商用的產(chǎn)品卻又在零售,內(nèi)存給了4槽,后置和前置還有C口看著挺高端,供電表現(xiàn)卻又很差,個人用戶不用考慮這個板子就對了。
這次入門級B760對比做完,感覺微星是真的擺爛,連著兩代入門級都沒做出多少能稱得上良心的型號。B660M-A其實不錯,但前期國內(nèi)沒有鋪貨,合適的價格只有工包,現(xiàn)在盒裝鋪貨了,B660迫擊炮也便宜了,差價甚至100左右,迫擊炮的性價比更高。這代B760M-A目前來看也沒鋪貨,不過就算鋪貨了,沒有D4版的情況下,也幾乎沒有人會考慮它。
自己寫文章的時候感覺到,對裝機的想法跟心態(tài)有關(guān),年初時候的我覺得微星入門級除了B660M-A都是垃圾,現(xiàn)在的我覺得只要價格到位倒也能接受B760爆破彈和H610M-E,可能再往后,對其它一些硬件的看法,裝機思路,和現(xiàn)在也不一樣了。
以上看法和意見(不包含鏈接視頻內(nèi)容)僅代表個人,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起到幫助!如有錯誤,歡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