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島上空爆炸的火球震動了地球,觸發(fā)了地震“傳感器”

7月25日當一顆來自太空的熾熱火球在地球上空爆炸時,科學家首次捕捉到了流星撞擊格陵蘭島冰層的地震記錄。

當天當?shù)貢r間晚上8點左右,格陵蘭西北海岸卡阿納阿克鎮(zhèn)的居民報告說:當一顆流星在附近的圖勒空軍基地上空燃燒時,他們看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感覺到地面在震動。但根據(jù)12月12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lián)盟(AGU)年會上提交的一份未發(fā)表的研究報告,探測到這一短暫事件的不只是人類。幾個月前安裝在Qaanaaq附近的地震記錄設備也記錄了熾熱的流星爆炸。該設備用于監(jiān)測地面震動對冰層的影響。

博科園-科學科普:Qaanaaq火球為科學家提供了第一個證據(jù),證明寒冷的環(huán)境(可能還有遙遠的冰雪覆蓋的世界)如何應對流星的撞擊。流星的第一個跡象是在格陵蘭島上空的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道燦爛的閃光,據(jù)國際氣象組織(IMO)稱,這顆流星最亮的時候距離地面約27英里(43公里),飛行速度接近每小時5.4萬英里(8.7萬公里)。當這顆流星在美國空軍最北端的極北基地圖勒空軍基地上空爆炸時,它就像一枚炸彈爆炸了。這顆流星的撞擊能量計算為2.1萬噸TNT,是今年能量第二高的火球。

7月31日,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太陽系動力學小組的羅恩·巴爾克(Ron Baalke)在Twitter上分享了撞擊地點的地圖。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研究冰川和海洋結構(SIIOS)的地震檢波器研究人員在卡納克以北約43英里(70公里)處安裝了一系列地震檢波器。由地震傳感器捕獲的記錄由格陵蘭的兩個丹麥地震網絡寬帶站解釋:TULEG (Thule站)和NEEM (Eemian站)。研究人員在阿古大學報告說:科學家們隨后能夠識別出與行進的地波的弧線相匹配的地震事件,并估計火球的撞擊點。

他們在格陵蘭冰蓋洪堡冰川附近確定了這次地震的震中,地震設備從218英里(350公里)外的撞擊地點捕捉到了震動。但他們的發(fā)現(xiàn)也有超越地球的意義,這次地震事件是有記錄以來第一次模擬在被冰層覆蓋的星球上發(fā)生的撞擊事件,例如繞木星運行的冰凍衛(wèi)星木衛(wèi)二,以及土星的冰凍衛(wèi)星土衛(wèi)二。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fā)現(xiàn)“將為太陽系各個天體之間的撞擊科學提供信息”。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Mindy Weisberger/Live Science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