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新舊標準的區(qū)別——GB/T 14576
紡織品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是紡織品的顏色在服用過程中對人體汗液和日光共同作用影響下的抵抗力。人體汗液中的成分再加上日光中的能量會使紡織品上的染料發(fā)生光還原反應,導致染料褪色,從而影響了美觀。耐光、汗復合色牢度的試驗是測定在一種人工汗液作用下紡織品試樣耐人造光作用色牢度的試驗方法,模擬消費者實際穿著時的情況進行檢測。

目前現(xiàn)行的國標方法是GB/T 14576-2009《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光、汗復合色牢度》(以下稱新標準),代替了GB/T 14576-1993版本(以下稱老標準),兩個版本的方法差異較大,但目前很多企業(yè)仍然沿用老標準。
新老標準測試方法的主要差異見下表:

表中可以看出,新老標準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最顯著的差別是老標準采用的6層棉貼襯組合試樣,且用不透光材料遮住試樣一部分進行曝曬,,這樣棉貼襯可以持續(xù)供給汗液,使得試樣處于汗液濕潤下曝曬的時間比較久,模擬消費者實際穿著時源源不斷出汗的情況;而新光汗不再采用棉貼襯,直接將浸漬過汗液的試樣固定在防水白板上,不遮蓋試樣直接曝曬,這樣使得帶汗液曝曬的時間比老標準短。這樣,如果以同樣的評級方式,同一個試樣按照老光汗標準測試的結果可能要比新方法的低,即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更差,就是說老標準更嚴格,這也是好多企業(yè)仍采用老光汗標準測試的原因之一。
另外,新標準里增加了一種酸汗液1,它的配方與GB/T 3922-2013不同,見下表:

兩種酸汗液最大的不同就是酸汗液1添加了乳酸,乳酸有助于模擬真實汗液中有機成分對染料的光致還原作用,因此采用新光、汗標準的時候可以選擇兩種酸汗進行測試,能真實模擬人體汗液,反映實際服用效果。
我國耐光、汗標準不只有GB/T 14576-2009《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光、汗復合色牢度》,還有GB/T22849-2009《針織T恤衫》和SN/T 1461-2004《進出口紡織品耐光、汗復合色牢度試驗方法》。國際上測試耐光、汗色牢度常用的標準標準有ISO 105-07:2009(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AATCC 125-2009標準,ATTS標準和JIS L0888;
以上各種標準的試驗原理基本相同,即將經(jīng)人工汗液處理的試樣放在耐光試驗機中,在一定的溫、濕度條件下曝曬規(guī)定的時間,取出試樣,用灰色樣卡或儀器評其變色級數(shù)。
聲明:以上部分信息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參考學習,如不慎侵害您的相關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