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Like a Prayer】麥當娜的藝術人格構建

2019-08-16 21:21 作者:柏原Dellen  | 我要投稿


《Like a Prayer》是麥當娜最佳專輯,沒有之一。

滾石雜志的評價是:“一張足以稱為藝術杰作的流行專輯?!?/p>

通過這張專輯,麥當娜非常成功地樹立了自己的藝術人格,讓“小我”上升為“大我”。

讓麥當娜成為一個文化符號,對音樂領域的世界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也跟這張專輯相關。

這張專輯的不同凡響之處,從拿到手的初版實體專輯那一刻開始。

封面是麥當娜身體的哪一部分不必多言。個人特色鮮明。

那還是恐艾的1989年,麥當娜女士在專輯里塞了一張艾滋病介紹。正如她所說的,人們總是對未知充滿恐懼,需要真正了解之后,采取行動,才能戰(zhàn)勝恐懼。

從封面到小冊子,到造型,從作詞到作曲到編曲,再到MV、金發(fā)雄心巡演、《與麥當娜同床/真心話大冒險》紀錄片,《Like a Prayer》專輯對歐美流行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2015年,VH1的Christopher Rosa評價道:“《Like a Prayer》是流行音樂史上第一次集中探討性、宗教、性取向、性別平等和女權的專輯。而這些內(nèi)容,如今已然成為是女歌手們爭先探索的話題。但至今沒有任何一位女歌手做出過如此前衛(wèi)和創(chuàng)新的作品。”

這張專輯與同名單曲入圍滾石500強專輯、單曲,專輯在歐洲、日本拿下年度銷量冠軍,即便MV引發(fā)宗教抵制,仍然在全球賣出超過千萬專輯。

可以說這張專輯真正做到了在商業(yè)與藝術上的高度平衡。

那么,《Like a Prayer》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那便是音樂質(zhì)量的過硬、前衛(wèi)的思想、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以及巨大的視覺沖擊力。

(一)《Like a Prayer》里的麥當娜本人

專輯中11首歌曲,麥當娜全部參與創(chuàng)作。

作為80s三杰(MJ、Prince、Madonna)之一,Prince參與創(chuàng)作并在部分歌曲演奏了吉他,另一專輯制作人Patrick Leonard后來也在《Ray of Light》里參與了《Frozen》、《Nothing Really Matters》等佳作。而Stephen Bray之前和麥當娜也有過合作,創(chuàng)作出了《Into the Groove》、《True Blue》等。

雖然有這么多優(yōu)秀的制作人,但麥當娜并不完全依賴他們,也并非掛名創(chuàng)作。

這一張專輯,是極具麥當娜個人特色的。

正如麥當娜所說,這是她當時最personal的專輯。

——這句話耳熟能詳。

許許多多的歌手制作出一些商業(yè)樂評雙失的專輯,也會自稱自己做出了最personal的專輯。

那么麥當娜可以教她們,personal這個詞不是這么用的,personal也不等于做不出好音樂的借口,畢竟麥當娜的personal album是拿到了滾石、NME、All Music的五星作品,Pitchfork 9.0的佳作,入圍多個史上最佳專輯榜單的作品,而拿到這么多業(yè)界認可的時候,專輯依然在全球各處登頂,暢銷千萬。

事實上,這張專輯,名字叫《Like a Prayer》,帶有濃重的宗教氣息,

但也可以換個名字——《The Self-introduction of Madonna》。(麥當娜的自我介紹)

你可以從這張專輯里知道麥當娜的童年、她的朋友、她的父母和婚姻生活,也可以知道她對性別、宗教、種族、女權、性的態(tài)度??傊?,麥當娜把她自己放進了這張專輯。

只要學過英語,都知道Madonna這個名字本身是圣母的意思。

麥當娜顯然是玩了一次有趣的文字游戲。對于歐美歌迷而言,當還沒有開始聽這張專輯時,他們就會會心一笑,因為他們知道,麥當娜用自己的名字和專輯名,從一開始就賦予了這張作品別樣的神秘意味。

(二)Like a Prayer 同名

專輯第1首歌,也是這張專輯的同名曲,《Like a Prayer》完全區(qū)別于麥當娜之前的所有單曲。因為這是到當時為止,麥當娜最黑人、宗教意味最濃厚的一首單曲。這首歌在歐洲成為了年冠單曲,在美國6周連冠,是麥當娜當時為止最長冠的單曲。

“Life is a mystery 生活是一個謎

everyone must stand alone 每個人都要獨自面對

I hear you call my name 我聽到你呼喚我的名字

And it feels like home 那仿佛讓我找到了歸屬”

為這首歌定下了基調(diào)。

pop rock的曲風,含有非常明顯的福音和放克元素,黑人合唱為這首歌注入了靈魂。滾石雜志、英國衛(wèi)報和NME都把這首歌列為麥當娜職業(yè)生涯最佳作品,滾石還將《Like a Prayer》位列史上五百強單曲第306,Pitchfork將其位列80年代最佳單曲第50.

這首歌一開頭的貝司solo,是Prince演奏的。

但這首歌最大的亮點,是在“Just like a prayer, your voice can take me there, Just like, a muse to me, You're a mystery”這一句中,黑人合唱、鼓點、麥當娜本人的vocal混合在一起有著巧妙的效果。黑人合唱從開頭到結尾都體現(xiàn)著圣潔的教會音樂特點,而麥當娜這句歌詞本身是一個帶性意味的雙關,緊湊的鼓點本身帶有dance-pop的特點,而之前的貝司又給這首歌一個嚴肅的基調(diào)。種種本不該協(xié)調(diào)的元素,當結合在一起卻偏偏非常協(xié)調(diào),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麥當娜在歌詞里玩的小技巧。

從歌詞來看,麥當娜其實已經(jīng)做到了她一貫的爭議和藝術并存,并不需要MV加成也已經(jīng)夠有爭議性的了。歌詞描述的表面上是一個熱愛宗教的少女,把god當成了自己的lover,所以會覺得對她而言,god像個muse,捉摸不定。而歌詞中雙關的意味,又是麥當娜作詞習慣性的個人特色。

你覺得麥當娜變虔誠了?還是對宗教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

都不是。

就像麥當娜第一句歌詞唱的“Life is a mystery.”?

Who knows?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不是麥當娜變嚴肅了,只是大眾太小瞧她了。

而這首歌的MV把這首歌推向了風口浪尖,也把這首歌的內(nèi)涵深化了。但麥當娜并沒有成為爭議中的輸家,相反,可憐的百事公司成為了最終輸家。(心疼5秒鐘)麥當娜在1990年VMA上發(fā)表了對百事的看法:“我要感謝百事公司,讓這一切充滿爭議。”

百事公司郁悶之處在于,這首歌本來爭議性還不是太大,大眾也只是好奇歌詞到底說了什么,但MV一出來爭議性就爆炸了,搞得基督世界一片抵制——麥當娜的這個廣告就上線了一周,好多地區(qū)印有麥當娜照片的百事可樂都還沒上架就追回了。

當時的Pope John Paul II(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親自出面要求大眾抵制麥當娜的這個MV。

MV中最具爭議的四個鏡頭

黑人神像、在教堂里穿得如此之少、燃燒的十字架、在教堂里親吻……

時隔30年,隔著大洋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夠理解這個MV為何充滿爭議。

其實這個MV的劇情并不太復雜:

麥當娜在一天夜里目睹了一起兇殺案:一個女子被一幫人殺害,一個黑人男子路過想要幫助倒地的女子,但他靠近女子的時候,那幫人已經(jīng)逃走了。而這位黑人男子則被警察作為嫌疑犯帶走。麥當娜目睹了一切,但是那幫人躲在遠處給了她一個威脅的眼神——她沒有勇氣說出來,于是她奔向教堂想懺悔。在教堂里,她看見一個神像,長得很像那個被冤枉的黑人。她在教堂的椅子上躺了下來,夢見自己從天堂跌落,突然一個有力的女性接住了她,并告訴她要做正確的事情。于是,還在夢中的麥當娜看見那座神像變成了那位男子,他會流淚。那位黑人男子親吻了麥當娜的額頭,離開了,與此同時麥當娜發(fā)現(xiàn)自己用匕首刺傷了自己的手心。接下來,麥當娜夢到自己在燃燒的十字架旁起舞,在教堂里和那位黑人擁吻,和夢中接住自己的女性和她的合唱隊一起跳舞。麥當娜從夢中醒來,決定去告訴警察真相。警察放出了那個可憐的黑人。大家一起在教堂起舞。

種族、宗教、政治、性。一個不落,即便隔了30年依舊最具爭議的東西,在麥當娜這個30年前的MV里全齊了。對于基督、天主教徒而言,神像怎么會是黑人呢?麥當娜怎么可以穿得這么少出現(xiàn)在教堂里?出現(xiàn)也就算了,怎么可以在教堂里親吻呢?怎么可以燃燒十字架呢???——這也被認為是3K黨的標志。

麥當娜從來不曾發(fā)表對這個MV內(nèi)涵的解釋,只是很簡單地說:“藝術的存在就必然伴隨爭議。

麥當娜不只有音樂,還有著音樂以外的文化影響力。而達到這一點,她的方式是用最特別最出其不意,但也最能夠一擊即中的方式——爭議。在爭議中,她不需要說什么和做什么,只需要看著大眾討論就可以了。在議論中,人們自然而然地會對麥當娜產(chǎn)生一個印象,無論那是好的,還是壞的。爭議往往意味著對于事件中心人物的全新認識,意味著人們會去主動關注、了解。那么憑借這個話題性的MV,麥當娜所追求的種族平等,她對宗教的不信任、對性解放的態(tài)度、對當時美國政治的不滿,都被解讀為MV所要傳達的內(nèi)容,而她也成功攢足了眼光,通過極具視覺沖擊力的MV在大眾心里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個MV拿下了VMA的觀眾選擇獎,被MTV在2005年評為史上最具突破性MV,滾石史上百佳MV第20名,VH1百佳MV第2,以及Billboard評選的80年代百強MV第2(第1是Thriller)。

而1990年的Blond Ambition Tour中,麥當娜特意將《Like a Prayer》接在《Like a Virgin》之后,舞臺畫面由性感浪蕩畫風一轉(zhuǎn),變?yōu)閲烂C神圣——再一次引爆了話題。

(三)Express Yourself

專輯第2主打《Express Yourself》是女權的經(jīng)典。

這首歌是麥當娜最擅長的dance-pop,但正如麥當娜所說,她不自我重復。

“You don't need diamond rings or eighteen karat gold

Fancy cars that go very fast?you know they never last no, no”

——這樣的歌詞不能不讓人聯(lián)想到麥當娜在1984年的《Material Girl》里大膽又直白的歌詞:

“'cause the boy with the cold hard cash is

always?Mr.Right,

'cause we are living in a material world

and I?am a material girl”

雖然諷刺的是物質(zhì)生活,但意外地成為了“material girl”的代表人物(現(xiàn)在還成了品牌),因此,麥當娜在這首歌里表達的對物質(zhì)的態(tài)度無比明顯了——物質(zh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女性)需要獨立。

Don't go for second best baby

Put your love to the test you know, you know you've got to

Make him express how he feels and maybe

Then you'll know your love is real”

這首歌強調(diào)的是女性要主動地去為自己的幸福斗爭,不畏縮,主動地讓男人表達他的感受,讓女性親自去驗證愛情,至于物質(zhì)生活,麥當娜告訴女孩們“那都不重要”。

這在保守的時代極其具有鼓勵的先鋒作用。而這首歌滿是肌肉男的MV,以及dance-pop自然而然的影響力,順利地將這首歌在發(fā)行后演變?yōu)榱送旧袂?,擴大了這首歌的影響。

而她在這個MV里的造型,也是金發(fā)雄心巡演的預演了。

錐形胸衣的預演
麥當娜的男裝造型成為MV的經(jīng)典畫面

《Express Yourself》的MV在1989年VMA上收獲了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三項大獎,同時獲得Billboard雜志年度最佳MV,2002年獲評滾石雜志史上最佳MV第10,2003年獲得Slant Magazine評選的史上最佳MV,2011年位列時代周刊評選的史上最佳MV第8。

(四)Love Song的轉(zhuǎn)折

《Love Song》給這張專輯帶來了一個明顯的轉(zhuǎn)折,從宗教、女權進入到麥當娜的內(nèi)心部分。這首歌是麥當娜與Prince的合作,從曲風來看確實是Prince100%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Prince在80s后期的groove是極為突出的特色。很多人都在調(diào)侃這首歌是這張專輯最不協(xié)調(diào)的一首歌,有著兩個王牌在一起反而打出了1+1<2的神奇后果。

麥當娜與王子的合影

但實際上,這首歌也是有點趣味的。“Time goes by slowly for those who wait”后來被用在了麥當娜的回春大作《Hung Up》里。而且作為一首叫做《Love Song》的歌曲,歌詞里出現(xiàn)了一句“This is not a love song”,而且整首歌曲從開頭到結尾隱含著男女之間互相猜疑。也算是為接下來表面歡樂但實質(zhì)悲傷的《Till Death Do Us Part》埋下了線索。

(五)How to make a personal album

麥當娜與西恩潘 1985年結婚

麥當娜與西恩潘,兩個杰出的高顏值獅子座,卻都有著暴脾氣的人在1989年離婚。

對于這一段感情,一向以堅毅形象示人的麥當娜也很難忘懷。她在1991年發(fā)行的金發(fā)雄心巡演紀錄片《Truth or Dare》里被人問起誰是她的摯愛,麥當娜愣了一下,一會兒后略帶哽咽地回答了“Sean...Sean.”

麥當娜對西恩潘的感情,在《Till Death Do Us Part》中體現(xiàn)得無比明顯。雖然這首歌的節(jié)奏和曲風都是積極的,但歌詞滿滿的悲傷。如果說悲劇的魅力就是把最美的一面撕碎了給人看,那么這首歌的魅力就在于從前奏開始,你以為這會是一首非常好聽又輕松愉快的dance-pop,但聽完你會沉默,然后陷入無名的惆帳感。這種跳出抒情框架的做法,頗具后現(xiàn)代特點。

這是麥當娜獨有的魅力和實力。她沒有一流的唱功,但她有著自己舉重若輕的能力,能傳達最真實的情感——即便這首歌的曲子是這樣歡快,她一樣能把她的悲傷傳給聽眾。這叫做言之有物。同樣的,帶有放克風格的《Keep it Together》(Prince有參與吉他演奏)也有這樣的效果。

而專輯中的《Promise to Try》、《Oh Father》兩首歌,把對母親的懷念和對父親的感受也都淋漓盡致地傳達了出來。尤其是《Promise to Try》受到了滾石雜志的盛贊,至今在滾石盤點麥當娜職業(yè)生涯中佳作中,都能位居麥當娜的慢歌系列前列。但對于麥當娜而言,這些盛贊都是身外之物了,母親早逝給她帶來的影響是一生的。

麥當娜與其母親

在《Truth or Dare》紀錄片中,她在母親墓前的一幕,著實讓人淚目。

同樣表達對母親懷念之情的,還有《Dear Jessie》。這首歌和《Cherish》給《Like a Prayer》這張討論宏大議題和人生的專輯兩抹純真的亮色。盡管《Dear Jessie》也帶有悲傷的色彩,值得注意的是,麥當娜在職業(yè)生涯中幾乎再也沒有一首歌,從作詞到編曲是如此地接近搖籃曲。從聽感上看,相比于《Like a Prayer》,這首歌幾乎可以稱得上極簡了。

但這首歌的魅力就在于,當你把專輯聽完后,會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首歌無比貼合專輯的主題。宗教給人的第一感覺往往就是嚴肅的,而教堂里的合唱、服裝則是圣潔的,同時宗教的作用又是安撫人心。而《Dear Jessie》非常符合這樣的特點。

《Pray For Spanish Eyes》則是為懷念因艾滋病逝世的朋友所創(chuàng)作的歌。

麥當娜之所以能夠有如今的成就,除了她自己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和超凡的才能外,她有一種極其強烈的共情能力。弗吉尼亞伍爾芙有說過“高貴的靈魂一定是雌雄同體的。” 麥當娜是女性沒錯,但她兼具男性與女性的魅力,在女性這一方面,除了外貌身材氣質(zhì)帶來的性吸引力,還有領會他人情感的能力。這體現(xiàn)在她創(chuàng)作時的歌詞以及她對于歌詞的表達。

麥當娜唱功如果巔峰時期能打80分,那么她的共情能力把她的演唱實際水平提升到了100分,讓她區(qū)別于一眾的濫抒情歌曲。這一點,在這張專輯里展現(xiàn)得非常突出,集中展現(xiàn)的就是《Promise to Try》、《Oh Father》、《Pray For Spanish Eyes》。而《Pray For Spanish Eyes》這首歌里,你聽得到麥當娜的掙扎和無力。她的處理很直白,沒什么技巧可言,但她確是能夠言之有物。

(六)點睛之筆

專輯最后一首歌《Act Of Contrition》是專輯里隱藏的巧作,極其巧妙的點睛之筆。一般情況下,流行歌手的專輯最后一首歌要么是點名專輯主旨的作品,要么是專輯平均水準之上的作品,要么是估摸著聽眾聽不到最后一首歌了那就水一點的水作,再不然放個outro就完了。

但麥當娜不太一樣,準確來說,這簡直不能算作一首歌——把《Like a Prayer》的伴奏倒放這算啥嘞?而且還蠻帶感的,還填詞作曲唱起來了。

而有心的歌迷發(fā)現(xiàn)了歌詞的幾句獨白:

“Oh my God, I am heartily sorry for having offended Thee?

And I detest all my sins because of Thy just punishment?

But most of all, because I have offended Thee, oh my God”

經(jīng)過微小改動被放在了麥當娜2012年《MDNA》專輯的《Girl Gone Wild》開頭,二次利用。

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首歌,也就是整張專輯的最后一首歌以麥當娜暴躁的怒吼結尾,著實讓很多粉絲摸不著頭腦。

“I have a reservation!?

What do you mean it's not in the computer??!!”

為什么《Like a Prayer》專輯會跟電腦扯上關系?

事實上,我們?nèi)绻堰@首歌的歌詞再看一遍,就會明白:

麥當娜念著那一段獨白,也就是禱告文(prayer),

表達懺悔,

祈禱著自己能夠上天堂,

以為自己在天堂預定了一個位置,

結果慘遭天堂的前臺拒絕——

因為自己的名字沒有出現(xiàn)在電腦中,無法進入天堂。

這時——《Like a Prayer》的倒放結束了,

回到了《Like a Prayer》正常播放的起點,

按下CD播放鍵,這張專輯又開始播放了。

再回頭看一下《Like a Prayer》的歌詞:

“I close my eyes

Oh God I think I'm falling

out of the sky

I close my eyes

Heaven help me

這張專輯完整地構成了一個循環(huán),

仿佛人生。

(七)結尾

從專輯播放的第一秒到結尾,麥當娜構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

這個形象中很大程度是她自己本身——那個有著童年創(chuàng)傷、野心勃勃、不甘寂寞、無視他人眼光、勇于挑戰(zhàn)權威的獨立女性。這個形象并不是完美的,也并不只有一面,她也會脆弱,并不那么堅強,她的行為可能會傷到其他人的宗教感情,她的言論可能會讓男性覺得不適,她的表達方式可能不符合某一社會階段的核心價值,

但正是因為不完美而真實,因為矛盾才更言之有物。

作為一張流行專輯,《Like a Prayer》探索出了更為廣闊的天地,有著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也能夠反映在那個時代,最前衛(wèi)的音樂人和藝術家在思考的問題。在做好音樂的同時,麥當娜潛移默化地把自己的形象穿插在歌曲間,通過MV、巡演、造型等更為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

而她很可貴的一點在于,她沒有局限在探索的表層,沒有停留在空喊口號的部分,而是通過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用很藝術的方式表達了她的思想,而且深入到人文領域。也就是把“小我”變成了“大我”,引發(fā)了群體性的共鳴——無論是《Like a Prayer》引發(fā)的對于宗教和種族的討論,還是《Express Yourself》里的女權和同志支持,還是《Promise to Try》和《Oh Father》里的童年創(chuàng)傷,都是圍繞在那個年代歐美群眾身邊真實存在的問題。

能夠引發(fā)話題,就證明這個話題本身具有討論的空間,人們的確對這一問題心存疑問——不然討論有何意義?能發(fā)現(xiàn)這一點,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再以藝術的方式加工喚起更多人的共鳴。

——麥當娜做到了。

麥當娜足夠聰明,足夠有野心,也有足夠的表現(xiàn)力。這讓這張專輯成為了跨時代的經(jīng)典,至今都堪稱模范。

這也是為什么麥當娜能夠入圍滾石雜志評選的史上百大創(chuàng)作人。很多優(yōu)秀的歌手、創(chuàng)作人都避不開一個問題——空洞,無論是演唱表達的空洞,還是創(chuàng)作歌曲時的空洞,“為唱而唱”、“為寫而寫”的問題其實非常突出。對于麥當娜來說,唱歌的目的不是為了沖到某一個高音,下到某一個低音,延長幾秒的高音,寫歌也不是為了給她賺多少錢,贏多少業(yè)界地位和獎項——她賣幾幅畫賺的錢估計都比她版稅高。對她而言,演唱、創(chuàng)作、表演,都是她表達自己的方式,她關注的不再是唱功和獎項這些最外在的東西了。而她把這些東西看得最淡,反倒在一眾天后中取得了最佳的成就。

王爾德說:“Art for art's sake.”

麥當娜應該是很同意這點的。

【Like a Prayer】麥當娜的藝術人格構建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当雄县| 大同市| 鄂温| 勃利县| 拜泉县| 丹江口市| 苏州市| 舞阳县| 新和县| 勃利县| 宾阳县| 沁源县| 铁岭县| 舟曲县| 紫阳县| 巫山县| 新蔡县| 抚松县| 雷山县| 赞皇县| 岳阳市| 梓潼县| 漯河市| 饶平县| 达孜县| 汉源县| 正安县| 太原市| 石棉县| 罗源县| 河东区| 沙田区| 叶城县| 合山市| 蒲江县| 竹溪县| 株洲市| 霍林郭勒市| 洪雅县| 泾源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