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萬到幾百萬,本屆上海車展值得關注的車型

再過幾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上海車展了。作為國內的A級汽車盛會,每年的上海車展都牽動著諸多目光。
前幾年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展會開得并不暢快。如今已然全面放開,伴隨著經(jīng)濟復蘇的東風以及新能源的強勁勢頭,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今年的上海車展抱有更高的期待。
拿下面的幾款車型來說,都是即將在上海車展上亮相,且備受矚目的重磅車型。如果你有幸能夠到現(xiàn)場去,記得一定要先去這幾款車的展臺,晚了的話展臺可能就要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了。
1、比亞迪海鷗

成為現(xiàn)象級的五菱宏光MINI EV已經(jīng)充分驗證了入門代步電動車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這也是為什么比亞迪在已經(jīng)有了海豚以后,還要推出定位更低一些的海鷗的重要原因。
從某種意義來說,你可以將海鷗視為小一號的海豚。只不過在外觀設計風格上,海豚會更加圓潤,而海鷗會偏向凌厲一些。
相比海豚,海鷗的三圍尺寸小了一圈,軸距也縮短到了2米5。不過比起五菱宏光MINI EV之流,身為五門四座小型車的海鷗在承載空間以及實用性上還是要更強的。

而最大功率55千瓦的電機加上三四百公里的續(xù)航以及快充,應付城市內代步并沒什么問題。從目前流出的內飾圖片來看,海鷗的總體配置并不會寒酸。
更重要的是,與海豚、海豹一樣基于比亞迪e平臺3.0 技術打造決定著海鷗同樣有著強大且先進的優(yōu)良基因。
當然,較低的定位也意味著海鷗有著更加接地氣的售價,目前網(wǎng)上流傳海鷗的價格為8萬左右。若真如此,再加上比亞迪如今的號召力,海鷗估計又是一個爆款車型沒跑了。
2、大眾ID.7

說起來,大眾算是最早擁抱電動化的那一批傳統(tǒng)車企。不管怎樣,南北大眾的ID.3、ID.4和ID.6系列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聯(lián)想到大眾在燃油時代的地位,這些還遠遠不夠。
進一步豐富產(chǎn)品矩陣,不斷鍛造夯實在電動時代的技術與制造能力是大眾必須要做的事。而ID.7就是這一進程中的成果。
對于ID.7,坊間給予了其“電動帕薩特”或者“電動邁騰”的稱號。不管叫什么,ID.7的出現(xiàn)總歸是填補了大眾在國內電動轎車的空白。

從目前的消息來看,ID.7采用了ID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前臉燈組的造型與之前已經(jīng)上市的ID兄弟們一脈相承。修長的身姿下?lián)碛谐^2米9的軸距,乘坐空間方面應該不用擔心。
至于內飾設計,ID.7與之前的ID系列略有不同——一條窄窄的儀表盤嵌入了中控臺中。相比過去的懸浮式小儀表,這種整體觀感或許會更佳。在77度電池的加持下,ID.7的最大續(xù)航里程有望超過700公里。

總體來看,ID.7還是像大眾以往的車型一樣“很規(guī)矩”。想要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市場殺出重圍,關鍵就看定價了。目前ID.7網(wǎng)上流傳的價格為22萬左右,你覺得這樣的價位競爭力如何呢?
3、騰勢N7

得益于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以及DM-i技術帶來的切實加持,騰勢D9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作為比亞迪的高端品牌,騰勢還需更多優(yōu)秀的產(chǎn)品來夯實品牌根基、塑造品牌形象、拓展影響力。
于是,騰勢N7來了。
空氣懸掛、激光雷達,之前曾在海豹身上見到過得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和iTAC智能扭矩控制,還有前兩天比亞迪剛發(fā)布的云輦-A 技術,騰勢N7都將配備。

盡管騰勢N7的定位是獵跑SUV,并非常規(guī)的轎車或SUV車型,略微有些小眾。但在上述一系列的加持下,再考慮到騰勢D9已經(jīng)在高端領域的成功占位,我們似乎同樣可以對騰勢N7抱有信心。畢竟,騰勢N7的背后可是如日中天的比亞迪。
4、仰望U9

相比仰望U8,眼下仰望U9所流出的信息會更少。但前兩天比亞迪云輦技術發(fā)布會上,仰望U9三個輪子飛馳、“大搖大擺”的出場還有那最后的“縱身一躍”著實驚艷到了大家。繼仰望U8的“真·坦克掉頭”后,比亞迪在世人面前又狠狠的秀了一把肌肉。
更為難得的是,仰望U9還是一款超跑,一款國產(chǎn)超跑。對于國內的車企來說,超跑這東西是想都不敢想的存在。如今,比亞迪卻把它帶到了現(xiàn)實。

透過眼下電動化的強勁勢頭以及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超然的地位,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仰望U9取得市場成功的巨大可能。若真能如此,對于國內的汽車行業(yè)必將起到極大的提振作用。
5、勞斯萊斯閃靈

作為汽車金字塔尖般的存在,勞斯萊斯也在迎合當下的電動化趨勢,而閃靈就是這個頂級汽車品牌交出的電動化答卷。
盡管定位雙門四座跑車,但閃靈依舊繼承了勞斯萊斯的那種厚重與大氣。5米4的車長、2米多的車寬、軸距超過3米2,整備質量近3噸。在這樣的體格下,勞斯萊斯閃靈的零百加速可以達到4.5秒,CLTC續(xù)航里程也有585公里。
單論加速水平、續(xù)航里程,閃靈的這番表現(xiàn)在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謂是平平無奇。但,人家可是勞斯萊斯。在絕對的品牌力面前,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借助575萬售價,勞斯萊斯閃靈成功拿下了全球最貴電動車的頭銜。不差錢的大佬們,可以沖了。
事實上,每一場車展都是汽車行業(yè)發(fā)展的縮影。新穎的設計,超前的技術等等,都會在車展中展現(xiàn)。作為其中的親歷者,我們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