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新時代的家長賦能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汪志廣

新時代高質量的教育需要不斷成長的家長,學校教育承包不了學生個性獨特而全面的健康成長。為新時代的家長賦能,引領和支持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初心使命和法定責任。對學校來說,先有問題家長,后有問題學生。學生的問題表現(xiàn)在學校,根源在家庭。新時代的家長有許多人是獨生子女,有些還是“閃婚”“閃離”族,在不懂婚姻時建立了家庭,在不懂教育時擁有了孩子。初為人父母,這些家長也不知道怎樣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沿用老一輩的方式,或者摸著石頭過河,面對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常束手無策。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是新時代家長碰到的一大難題。
家校共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必然趨勢。學校教育的有效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學校必需注重與家長的合作,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交流的技巧,讓家長成為孩子的榜樣和引路人,成為教師的助教。為此,學校要大力推進家校一體化建設,為家長賦能助力,升級家庭教養(yǎng)方式,為學生“有后勁兒”的成長使勁兒!
首先,教育引領家長,理解尊重孩子。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引導家長合理定位自己,擔當教育責任。家長是無法替代、不可推卸的職業(yè),給孩子最好的遺產不是財富,而是教育。天生的親情會有利于家長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專家的指導、別的家長的成功經驗是可以借鑒的。讓家長參與學?;顒?、參與課程、參與管理,讓家長和班主任攜手承擔教育學生的工作。改變“教師一言堂家長被動聽講”的家長會模式,把家長會變成“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多方互動”的家庭教育指導會、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與時俱進,理解新時代孩子的新特征,把握孩子成長發(fā)展的時代性、多元性、全面性。
其次,組織親子活動,促進家長的教育自覺。成立校級和班級家長委員會、親子委員會、家長志愿者,組織更多家長為學校、為班級、為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出謀劃策,定期召開會議,開展活動,共謀孩子健康成長大計。孩子身上的多數(shù)問題是家長問題的衍生品。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作品。通過親子活動,教會家長察言觀色,注意情感體驗,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學習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家長要端正育人理念,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并要與孩子經常、有效溝通,依據(jù)各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適時適地給予指導和幫助,與孩子一起成長。
第三,開設家長課程,提升家長的教育本領。好家長都是學出來的。沒有天生的成功家長,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家長。學習怎樣做家長的意識和知識,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孩子開學,家長就開學。學校要培訓并聘請優(yōu)秀教師做家長學校講師、家庭教育導師,開發(fā)系列具有校本特點的家長課程,也可邀請教育專家為家長們開設專題講座。借助網絡,以多樣、開放的家長課程給家長提供更多的交流和成長的平臺,以常新的知識引領家長,以良好的師德感染家長,以和諧的氛圍凝聚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