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7歲女生,在戀愛前會考慮的事
我今年27歲,主評委會年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很尷尬。
想談一場簡單純粹的戀愛,好像已經(jīng)晚了;
談一場權衡利弊、勢均力敵的現(xiàn)實主義戀愛,我又不甘心。
總覺得自己還沒來得及浪漫,就要變俗氣了。
親戚們常對我說,“不要太挑,適當降低點要求?!?/p>
朋友們常對我說,“不要勉強自己,一直單著也挺好。”
可仔細想想,我還是想談戀愛的,只是戀愛的標準已經(jīng)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前段時間和同事吃飯,聊到擇偶標準時,我腦子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不能接受異地戀?!?/p>
因為我前幾年曾談過一場異地戀,真的太辛苦了。
需要對方的時候,永遠不在;
遇到問題的時候,只能通過電話溝通解決;
一年能見面、能擁抱的次數(shù),更是屈指可數(shù)。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我在跟一部手機談戀愛,而不是人。
時間長了之后,兩個人都心生疲憊,不知道這樣的戀愛還有什么繼續(xù)的必要。
所以現(xiàn)在,無論如何,我都不想再經(jīng)歷異地戀了。
我不想再隔著屏幕說想念了,也不想再一個人過生日、紀念日了,更不想難過的時候,只能握著手機。
我需要一個具體的人,能出現(xiàn)在我生活中的人,能和我一起感受人間煙火的人。
在這個年紀,承認自己仍然需要愛情,似乎是一件幼稚的事。
身邊跟我差不多大的朋友,要么已經(jīng)結婚有孩子了,要么已經(jīng)在籌備婚禮的路上,好像只有我,還在尋找所謂的”愛情“
每次別人給我介紹對象,問我想找個什么樣的人事,我都會有點不好意思說:”我想找個互相喜歡的。”
因為他們會告訴我“現(xiàn)實一點,只要有好,感情可以慢慢培養(yǎng)”、“人是會變的,還不如抓點現(xiàn)實的東西”、“那么多人沒有嫁給愛情,不也一樣過得挺好嗎?”
我必須承認,這些話在生活中得到過一些印證,從某種層面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杉词谷绱耍疫€是想把愛情放在第一位。
我需要愛情,我需要和一個我很喜歡的人一起過日子。
傅首爾曾說過:“一定要和自己很喜歡的人結婚,只喜歡一點點是不夠的,喜歡一點點是不足以抵擋歲月漫長的,可能孩子多哭幾聲,多吵幾次架就不喜歡了。所以想和一個人結婚;喜歡一定要足量,份量足到柴米推不斷,油鹽浸不爛,風雨打不散?!?/p>
早些年聽到“門當戶對”這個詞的時候,我是有很強的抵觸情緒的,總覺得這是一個很封建落后的詞。
如果戀愛結婚要門當戶對,那還會有愛情嗎?
但是等自己到了快要結婚的年紀時,就明白了,要求門當戶對是有一定道理的。
記得蔡康永之前在《奇葩說》中說過:
“我印象中的門當戶對包括了自身教育階級、文化背景等。家境不同,社交圈不同,婚后彼此交換的話題會越來越少,最后導致夫妻越走越遠?!?/p>
年幼的時候談戀愛,可以什么都不看,只要互相喜歡就夠了,但是到了27歲再談戀愛,不可能不考慮雙方家境的區(qū)別。
因為“家境”能夠給予一個人的,除了物質基礎,還有愛的能力,同時還有教育、平臺、審美、喜好、三觀等很多東西。
家境相差過大的兩個人,不管多么相愛,走到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會被這些差距慢慢拉開。
27歲談戀愛,不是一件輕松簡單的事情。
因為無法不考慮一些現(xiàn)實因素,所以遇到一個人的時候,難免會權衡利弊;
可又做不到完全屈服于現(xiàn)實,心里始終有一個角落,期待著用愛情來填滿。
我知道愛很難,被愛也很難,維持愛情更難,但我還不想放棄,我還是懷有期待。
一直很喜歡《戀愛的犀牛》中的一段話:
“你要堅信上天會厚待那些勇敢的、堅強的、多情的人。如果你愛什么東西,渴望什么東西,你就去愛吧、去渴望吧,只要你有足夠強大的愿望,你就是不可戰(zhàn)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