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治好差點惡化的褥瘡,真是心有余悸!

關于褥瘡,在我媽第一次住院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有這個東西,那時候頸椎手術剛做完,我一動她就渾身疼,完全沒有護理經驗的我,也不曉得臥床的病人需要多翻身避免壓瘡,以為護士來給她翻就可以了,再說我一個人也使不上勁,結果就是躺了七天后尾椎骨出現(xiàn)了褥瘡,很自責,傷口有壹圓硬幣那么大,已經有點發(fā)黑,護士站安排給創(chuàng)面照燈,護工阿姨來了之后每天換藥,半個多月才慢慢長好。
眾所周知老人長褥瘡是特別麻煩的,處理不好更痛苦,肉能從里面開始潰爛,讓人痛不欲生。對傷口恐懼的人最好也不要隨便去百度,看著超級難受。這次胸椎手術術后第二天立即安排了護工阿姨,本以為能夠避免壓瘡問題,沒想到第十幾天之后,護士例行檢查還是發(fā)現(xiàn)了側邊大腿上的水泡,又有壓瘡了!

上面這張10號發(fā)給我看的,照片雖然拍糊了,但是明顯看到起了小水泡,護士說晾著別碰,等自行吸收,皮膚創(chuàng)面還沒有破損暫不處理。

11號大的水泡破了,肉發(fā)紅,護士站依舊未處理。我在外賣平臺下單了兩支鹽酸金霉素眼膏和無菌敷貼,當晚送到醫(yī)院,讓護工阿姨拿棉簽給我媽上藥。(這是之前的護工阿姨教的方法)

14號發(fā)來的圖,感覺壓瘡處的炎癥已經被控制住,不紅腫了,嫩肉是鮮紅的。下方圖:

15號從照片可以看出,表面的皮膚已經開始愈合,創(chuàng)面已經變成了與正常皮膚一致的顏色。下方圖:

16號的照片護士給拍糊了,不過可以看出表面已經開始結痂,護士查房說挺好的。下方圖:

17號已經基本可以判定快要好了。下方圖:

經過這次的處理,總算讓人長舒一口氣,也許醫(yī)院的做法也是對的,不處理也會好,但是由于上一次的的壓瘡創(chuàng)面回想起來實在害怕,所以還是緊急擦了金霉素,幸好沒有惡化。
下面總結一下老人住院要準備的一些東西吧:
1、一些基礎的生活用品不說了,額外需要準備的是接尿壺和洗頭盆(術后無法下地的病人特別需要)
2、尿不濕和隔尿墊,有的病人術后自主尿尿的功能還未恢復,這個時間可長可短,可以買一些成人尿不濕的試用裝備用。隔尿墊又叫護理墊,也是需要備一些的。
3、吸管杯,手術之后往往是不能喝水的,只能用棉簽擦拭嘴唇,幾個小時之后才可以喝水,簡單點可以準備塑料吸管,最好是保溫杯的吸管杯。
4、掛水警報器,淘一個很便宜,術后通常每天要掛好幾袋水,等著等著病人睡著了,陪護的人刷刷手機就容易忘記看進度,夾一個警報器可以很好地提醒換水。
5、防止壓瘡的經驗:
①爽身粉一盒,撲在容易形成壓瘡的地方,比如尾椎骨、大腿內外側、腳踝處等。主要目的是保持干爽!
②翻身困難的病人可能需要一個翻身器,醫(yī)院里護士特別忙,不能時常過來幫助你,想要獨自翻身需要病人雙手抱胸膝蓋彎曲用巧勁兒翻,但是有時候躺著的病人渾身痛你也不太敢碰,這時候W形翻身神器能起很大作用!翻過去后再用枕頭或者三角靠墊讓病人倚靠。
③一定記得給病人多翻身!多翻身!多翻身!防止壓瘡形成!
④當發(fā)現(xiàn)皮膚某個位置有暗紅色時就要警惕了,如果已經形成水泡切忌不要再壓迫!敞開傷口先等自行吸收。
6、蛋白粉和富含VC的水果,能吃東西之后,記得補充營養(yǎng),好好養(yǎng)刀口?。ㄗ襻t(yī)囑?。?/p>
7、陪護人員可以多帶一個小軟床墊和小枕頭,陪護床實在是太難睡了,又硬又窄,睡一宿起來腰酸背疼,總之不僅病人重要,自己的身體也很重要。
8、跟護工談好價格、定好協(xié)議和服務內容,這一行實在是混亂,如果毫無渠道,醫(yī)院病房里常年有中介,就是價格貴,畢竟中介要抽成,而且在病房找大多都是急用,所以價格都高。最好能提前打聽一下醫(yī)院里的行情和外面家政中介的行情。把要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都說清楚,一個專業(yè)的好護工真的能讓人省很多心,一定要記住,保姆是保姆,護工是護工,專業(yè)是有區(qū)別的!
以上是一些小小的經驗分享,本來寫這個公眾號是要分享生活趣事,結果好幾篇分享的都是生活中的無奈,是真的很無奈啊。
我是一個不想生二胎的職場媽媽,閑暇之余在微信公眾號【哄咘啦噠】分享一些生活感悟和帶娃趣事,歡迎關注與我交流你的真實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