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過馬路從不看車?孤獨癥寶寶沒有安全意識怎么辦?
重慶天佑兒童醫(yī)院孤獨癥康復中心專家介紹,很多孤獨癥小朋友的家長都反映過一個問題,孩子好像意識不到危險,經(jīng)常做出一些不管不顧的行為,比如過馬路從來不看兩邊的車輛,喜歡爬陽臺扒窗戶往樓下看,手喜歡往插座里捅、愛往高處攀爬行走,稍微一個不留神就直接讓你心提到嗓子眼。

孩子沒有危險意識,實在太容易傷到自己或他人,怎么才能教會孩子有危險意識?
遵守安全規(guī)則呢
1.設定清晰界限
心理學里有一項著名的費洛斯特法則:指的是如果要修一堵墻,必須知道把墻修在哪里。如果要制訂規(guī)則,必須知道規(guī)則的界限在哪兒。應用到孩子身上,就是家長要給孩子設定清晰界限,明確規(guī)則,并為孩子解釋界限的意義,讓孩子牢牢遵守約定下的界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例如,孩子喜歡在過馬路時亂跑,我們可以平時在家里先教孩子認識交通標識、學習交通規(guī)則、進行情景模擬練習等,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用兒歌教會孩子——“過馬路,左右看,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再配合上情境模擬,孩子們對交通安全知識的理解會更透徹、記憶更深刻,在外面出行遇到孩子亂跑的情況時,我們要跟孩子明確:足球場能亂跑,馬路上絕對不行??傊敽⒆佑胁划?shù)男袨闀r,你需要語氣堅決地對TA說明,“不可以”“不能”,而不是“不可以哦”,“這樣不是好孩子哦”。
2.設定界限,也要注意方式
我們給孩子設立一些行為界限,初衷是讓TA們“危險”的行為得到有效的約束和糾正。但是這并不代表界限越多越好。如果我們因為界限的問題經(jīng)常拒絕孩子的請求,阻止TA去做喜歡做的事,對于維護親子關系也是很不利的。我們要給予孩子積極引導,告訴TA如何避免危險。
比如,一方面從家庭布置入手。怕孩子玩火玩刀,我們可以把打火機和刀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怕孩子捅插座,就把插座蓋住;怕孩子爬陽臺,就在陽臺上加圍欄。另一方面,家長們要改變“大聲斥責”的態(tài)度,換一種自己和孩子都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滿足孩子的要求。例如,孩子喜歡爬陽臺探出窗外看風景,你可以這么跟孩子說:“原來寶貝喜歡看外面的風景,媽媽可以和你一起看,讓我們坐在小凳子上,陽臺邊太危險,媽媽會擔心。”
3.讓孩子學會聽指令
當孩子在做一些危險的行為時,聽指令這個能力的重要性就非常明顯了。如果我們發(fā)出阻止或轉移注意的指令,孩子能夠跟隨,這將對孩子的安全有進一步的保證。所以,我們一定要同時訓練孩子對指令的理解和執(zhí)行。
那么,如何讓孩子理解“停下”這個指令并能遵守呢?在家里安排一位家庭成員跟孩子一起練習,地板上每隔一段距離畫一條橫線,(不畫直接訓練也可以)大概可以走4、5步的樣子,跟斑馬線雷同,視空間大小而定,空間大就多畫幾條。然后參與訓練的家長牽著孩子的手,由另一位家人喊“齊步走”,每走一步或兩步,喊“停下”,孩子若聽不懂,牽著TA手的大人可以控制孩子,聽到口令一起遵守。當孩子對這個練習熟練了,大人就試著放開手,讓TA自己按口令做動作,孩子做到后要給一個大大的鼓勵和擁抱,或者獎勵一些好吃的,做個TA喜歡的游戲也可以。以此類推,“回來”這個指令也可以這么練習,不同的只是家長協(xié)同孩子訓練時,做出的動作是返回來走。每個指令都聽懂會做了之后,也要經(jīng)常使用練習,以免孩子忘記。注意,在孩子不服從指令時,我們也要盡量保持平靜中和的態(tài)度,積極去引導,而不是輕易做出錯誤的懲罰。
4.替代行為
所謂“替代行為”,就是孩子想做某件危險的事時,家長可以引導TA去做另一件效果差不多、又能避開危險的事。
還是拿孩子喜歡看窗外風景來舉例,你這個時候可以跟TA說:“寶貝這么喜歡看風景,那咱們一會兒吃完飯一起下樓看好不好?”再舉個其他的例子,孩子非常喜歡玩水,在外面經(jīng)??吹剿蜁苓^去,你可以對孩子說:“咱們回家后去浴缸里玩水/過兩天去游泳池玩水好不好?”這種替代方法既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也能改善孩子的不恰當行為,一舉兩得。
5.抓住日常契機
安全教育隨時可以進行,并不一定非要到某個固定的時間或地點。最好滲透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
例如:孩子在家吃零食鬧肚子了,家長就可以趁此機會告訴孩子吃有包裝的食品時,要看清保質期,開封太久的零食不能吃等等。
6.讓孩子看到后果/代價
有些孩子對于家長的正面引導“不感冒”,不論怎么說教都沒什么用,這種時候就可以用“負面刺激”的方法,讓孩子看到或感知危險后果或代價,讓TA下次不敢再這么做。對于一般危險的行為,比如孩子喜歡摸燙的東西,家長就可在保證安全的范圍內,讓孩子適度感受燙的感覺,讓孩子用手去摸摸看,意識到這是不好的感受。
對于非常危險、一旦發(fā)生后果嚴重的行為,比如捅插座、爬陽臺等,一般很難用自然后果給予孩子懲罰,那么家長就可以模擬“后果”:孩子喜歡爬窗臺,我們可以當著TA的面,把一個TA喜歡的杯子放陽臺上,讓孩子“不小心”把杯子碰掉下去,看到破碎的杯子,讓孩子感到損失,并且以后也不會有這個玩具了,從而體驗這種危險行為的嚴重后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這些方法之前一定要保證安全,避免發(fā)生意外。
[部分圖文源網(wǎng)絡 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