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義熙時期的對外擴張
? ??

??
????義熙五年(公元四零九年),以及義熙十二年(公元四一六年),東晉由權臣劉裕發(fā)動的兩次北伐戰(zhàn)役,并都在第二年分別滅亡了南燕和后秦,這兩次北伐持續(xù)時間都不到一年。但可以看出兩次北伐間隔了整整七年,加上義熙九年(公元四一三年)朱齡石攻滅譙蜀,東晉對外擴張的進度其實是比較緩慢的。捋一下時間線,從第一次北伐開始,到第二次北伐結束(劉?;亻L安),東晉內部發(fā)生了以上重要事件:
????義熙六年(公元四一零年),盧循之亂,正值劉裕剛攻陷廣固,何無忌戰(zhàn)死
????義熙八年(公元四一二年),劉道規(guī)病逝,劉裕討滅劉毅
????義熙九年(公元四一三年),朱齡石攻滅譙蜀,劉裕殺諸葛長民
????義熙十一年(公元四一五年),劉裕討滅司馬休之,劉敬宣被殺
????義熙十二年(公元四一六年),劉裕伐后秦
????義熙十三年(公元四一七年),劉裕滅后秦,劉穆之病死,劉裕返回建康
????以下從三個方面分析東晉對外擴張的腳步是如何一步一步放緩,最終停下來的。
?

? ??內部動蕩
????義熙兩次北伐期間,劉裕為了拔除異己,先后滅了劉毅,諸葛長民以及司馬休之等人,期間也發(fā)生了盧循之亂。可見這幾年內南方是并不太平的,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要想順利的執(zhí)行北伐,內部穩(wěn)定是一個大條件。不然,就像劉裕北伐南燕之時,盧循從廣州起義,北伐大軍尚未歸來,盧循和徐道覆的大軍已經(jīng)兵臨建康,可以說是劉裕創(chuàng)業(yè)之路過的最驚險的一關。盧循,徐道覆斬殺東晉大將何無忌,破劉毅率領的北府精銳,劍鋒直指建康。劉裕快馬加鞭趕回建康,而此時北伐大軍還在路上,如果盧循聽從徐道覆的建議,直取建康,那么劉??赡芤惨诮到淮?。但追隨孫恩起義時,盧循就多次被劉裕擊敗,因此不敢輕舉妄動,一直茍著,希望建康城內部自己瓦解。徐道覆也因此感慨,【‘我終為盧公所誤,事必無成;使我得為英雄驅馳,天下不足定也’——《資治通鑒》】。但事與愿違,隨著北伐大軍歸來,劉裕逐漸組織起了對抗叛軍的有生力量。盧循不得已撤退,劉裕一邊追擊,一邊讓孫處偷襲盧循的老家,隨著荊州戰(zhàn)事不利,以及在雷池,左里兩次敗局,盧循只得逃回廣州,但回來發(fā)現(xiàn)家被偷了,于是往交州逃亡,最終為杜慧度擊殺。

????而劉毅,諸葛長民,司馬休之等人則是因為劉裕對于非宗室,非親信的不信任,認為他們懷有異心。討滅劉毅和諸葛長民并沒有付出什么代價。討伐劉毅時,劉裕率領四萬大軍前往荊州,而先鋒部隊王鎮(zhèn)惡已經(jīng)逼死了劉毅,劉裕便將大軍交于朱齡石,讓他擔任伐蜀統(tǒng)帥(朱齡石也是不負眾望,一個月便攻下成都),自己便回去誅殺諸葛長民。討伐司馬休之時遇到了較大的阻礙,雍州刺史魯宗之站司馬休之一隊。【“雍州刺史魯宗之自疑不為太尉裕所容,與其子竟陵太守軌起兵應休之”——《資治通鑒》】。劉裕第一次派遣自己的女婿徐逵之西征,為了好好培養(yǎng)這個女婿,結果被魯宗之等人擊敗,戰(zhàn)死。【“裕使其婿振威將軍東海徐逵之統(tǒng)參軍蒯恩、王允之、沈淵子為前鋒,出江夏口。逵之等與魯軌戰(zhàn)于破冢,兵敗,逵之、允之、淵子皆死,獨蒯恩勒兵不動?!薄顿Y治通鑒》】。劉裕大怒,率軍親征,甚至一度想身披鎧甲,親自上陣,最后司馬休之等人逃亡了后秦。期間青州兵敗,劉敬宣被殺,但很快就被平息。司馬休之之亂對劉裕來說是不小的損失,魯宗之,其子魯軌都是悍將,雍州兵團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但最終未能為自己所用,不僅如此,還賠了自己的女婿,以及劉敬宣等人,
????由此,東晉內部本身的不穩(wěn)定拖慢了劉裕北伐,對外擴張的進度,如果以上的問題能更早的根除,至少在劉裕滅往南燕后,便打算對后秦動手了【“裕方議留鎮(zhèn)下邳,經(jīng)營司,雍?!?/span>——《資治通鑒》】,三年內收復關中洛陽。或者乘拓跋珪死,拓跋嗣剛即位,北魏內部尚不穩(wěn)定,對北魏的中原之地下手,劉裕也就會有更多的時間。而不是像北伐后秦時,攻下洛陽便急著加九賜,并在劉穆之死后急忙返回建康,失去了繼續(xù)北伐的時機(劉裕起家過晚,滅亡后秦之時已經(jīng)五十五歲了,或許也是自己急著篡位的原因之一)。
????而在一千多年后,朱元璋實現(xiàn)了由南向北的統(tǒng)一。朱元璋在南方掃除陳友諒,張士誠等異己勢力,統(tǒng)一了南方,用了差不多十五年,而明軍北伐攻陷元大都,僅僅用了九個月。可見內部的穩(wěn)定對對外戰(zhàn)爭的重要性。
?? ?無人可任
????除了拔除異己,劉裕對宗親,親信的過度依賴,以至于這些人先后去世后,劉裕失去了可以委以重任的人,陷入了無人可用的窘境。義熙六年(公元四一零年),何無忌討伐盧循時兵敗被殺,給了劉裕當頭一幫。劉裕與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劉道規(guī),建康和江陵,一左一右,絕境扭轉戰(zhàn)局。劉道規(guī)更是在江陵極限以一敵三,為這場叛亂的終結帶來了曙光。然而不幸的是,劉道規(guī)于第二年就染病去世。義熙十一年(公元四一五年)劉裕討伐司馬休之,坐鎮(zhèn)青州的劉敬宣因手下叛亂而被殺,劉裕自己的女婿戰(zhàn)死于江陵前線。義熙十三年(公元四一年),劉穆之病死,劉裕可以委以重任的所有宗親,親信幾乎全都離開了他,而此時他的三個兒子,大兒子劉義符十三歲,二兒子劉義真十二歲,三兒子劉義隆十二歲,他們都年紀太小。而后來我們也知道了,劉義符和劉義真都是庸才......
???劉道規(guī)的死,劉裕的影響毫無疑問是最大的(比人們熟知的劉穆之還大),可以說打亂了劉裕接下來幾年的戰(zhàn)略部署。劉道規(guī)能文能武,有勇有謀,在盧循之亂中鎮(zhèn)守江陵有高光表現(xiàn),甚至不亞于兄長劉裕。劉道規(guī)在此危難之際,籠絡人心,是內部團結。魯宗之來援,有人猜忌,但劉道規(guī)單騎出城迎接,得到信任。而后江陵焚書信,眾人人歸心。【“道規(guī)乃會將士,告之曰:“桓謙今在近畿,聞者 頗有去就之計。吾東來文武,足以濟事。若欲去者,本不相禁。”因夜開城門,達 曉不閉,眾咸憚服,莫有去者?!薄顿Y治通鑒》】,【“雍州刺史魯宗之帥眾數(shù)千自襄陽赴江陵?;蛑^宗之情未可測,道規(guī)單馬迎之,宗之感悅。道規(guī)使宗之居守,委以腹心,自帥諸軍攻謙?!薄顿Y治通鑒》】,【“江漢士庶感焚書之恩,無復貳志”——《資治通鑒》】。而在戰(zhàn)場上,劉道規(guī)利用時間差,先后擊敗桓謙,茍林,和徐道覆。為盧循之亂的平定立下大功。劉道規(guī)治理荊州有法度,【“道規(guī)在荊州累年,秋毫無犯。及歸,府庫帷幕,儼然若舊。隨身甲士二人遷席于舟中,道規(guī)刑之于市——《資治通鑒》”】。劉道規(guī)的死不僅僅是損失人才,劉道規(guī)死后,劉道規(guī)原來的職務——荊州刺史這一職務,從劉毅到司馬休之,現(xiàn)在我們知道,這倆都是最終劉裕討伐的對象,討伐劉毅較為輕松,討伐司馬休之前期戰(zhàn)事的失利多是魯宗之這一外加因素,江陵首戰(zhàn)失利正是魯宗之與其子魯軌的奇襲。而在劉道規(guī)在盧循之亂時得到魯宗之的信任,如果劉道規(guī)不死,坐鎮(zhèn)荊州,魯宗之未必向著司馬休之。如果司馬休之之亂可以做小,那么可能不會波及到青州,那么還可以留下劉敬宣。甚至劉裕收復關中后,劉道規(guī)可以頂替沈田子,劉義真,王修三個人(后面會說到),坐鎮(zhèn)關中,如果劉道規(guī)活到那個時候,必然是北府兵團中僅此與劉裕的存在,鎮(zhèn)住王鎮(zhèn)惡沒有任何問題(試問劉裕留在關中的話,王鎮(zhèn)惡還敢反嗎?)。以上的種種分析,都是基于劉道規(guī)只活了四十二歲,實為可惜。

?????劉穆之,作為劉裕北伐堅實的后盾,【“劉穆之內總朝務,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擁滯。求訴百端,內外 咨稟,盈階滿室,目覽辭訟,手答箋書,耳行聽受,口并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薄顿Y治通鑒》】,而劉穆之卻在一個關鍵的時間節(jié)點病逝——劉裕收復關中。劉穆之病逝,朝中失去了能委以重任的人,劉裕原本想留下了繼續(xù)北伐,眾將士也大多思歸。面對長安百姓的苦苦勸留,劉裕最終還是率領大軍還京。【“始,裕欲留長安經(jīng)略西北,而諸將佐皆酒役思歸,多不欲留。會穆之卒,裕以根本無托,遂決意東還”——《資治通鑒》】。

????關中內亂
? ?義熙十三年(公元四一七年)劉裕返回建康。劉裕在關中的人選上,安排了四個核心:王鎮(zhèn)惡,劉義真,王修,沈田子。筆者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理由如下:
????劉義真的作用無需多言,有且僅有一個:留下自己的兒子在這,向長安即各地百姓表明自己經(jīng)略關中的決心,彼時的劉義真只有12歲,并沒有能力辦事,只是一個身份象征;王修正是劉裕留下來輔佐劉義真的;
????王鎮(zhèn)惡必須留下有幾點:1.王鎮(zhèn)惡有滅秦首功,如果把他撤離有所不妥。2.王鎮(zhèn)惡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孫,在關中素有威望,前面提到,劉裕離開長安后帶走了大部分北府兵,因此需要一個在關中有威望的人來組建新的軍隊。3.還有一點,也是最致命的一點:王鎮(zhèn)惡幾度不聽號令。曾在第一討伐江陵司馬休之時,王鎮(zhèn)惡盜取當?shù)睾缽姷呢攧?,耽誤了戰(zhàn)機,最終劉裕的女婿徐逵之和沈田子沈林子之兄沈淵子戰(zhàn)死,等到達時,劉裕已經(jīng)平定江陵,氣得劉裕不想見他。【及至江陵,休之已平,高祖怒,不時見之——《資治通鑒》】。在北伐后秦的過程中,劉裕曾命令王鎮(zhèn)惡等攻下洛陽后需等自己道路在前進,但王鎮(zhèn)惡急于乘勝追擊,被堵在潼關外,進退兩難。【“初,裕命王鎮(zhèn)惡等:‘若可洛陽,須大軍到俱進’。鎮(zhèn)惡等乘利徑趨潼關,為秦軍所拒,不得前。久之,乏食,眾心疑懼,或欲棄輜重還赴大軍”——《資治通鑒》】。這樣一個功勞巨大,在關中有威望,卻不聽軍令的人,在劉裕看來就是一個炸彈,王鎮(zhèn)惡這個人在關中必須有人時刻警惕著,那么這個人就是沈田子。前面說到,王鎮(zhèn)惡因其貪財而耽誤戰(zhàn)機,間接害死了沈田子的哥哥,而在后來北伐后秦中,沈田子部率先經(jīng)由武關進入關中,并在青泥大破后秦,得到沈林之的增援后,對沈田子來說直搗黃龍,拿下長安并非難事,但被自己的弟弟沈林子勸阻了,最后才有王鎮(zhèn)惡沿渭水西進,攻占長安。【“田子欲窮追,進取長安,林子止之,曰:‘往取長安,如指掌爾。復克賊城,便為獨平一國,不賞之功也’,田子乃止”——《宋書》】。沈田子或許認為,王鎮(zhèn)惡能拿下首功,完全是自己讓的,卻封得了比自己還高的官職。沈田子在劉裕離開時曾告之,【‘鎮(zhèn)惡家在關中,不可報信’——《資治通鑒》】,劉裕給沈田子的信號則是,你們這么多人在,他造反不過自取滅亡,必要時可將其除掉。【“裕曰:“今留卿文武將士精兵萬人,彼若欲為不善,正足自滅耳。勿復多言?!痹K街^田子曰:“鐘會不得遂其亂者,以有衛(wèi)瓘故也。語曰:‘猛獸不如群狐’,卿等十馀人,何懼王鎮(zhèn)惡!””——《資治通鑒》】。

????很多人,包括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認為,劉裕不該挑起武將間的矛盾。但筆者認為,劉裕眼中的王鎮(zhèn)惡過于危險(或許劉裕自己看王鎮(zhèn)惡也不爽,認為王鎮(zhèn)惡關鍵時候要掉鏈子),所以有了沈田子存在的必要,其他人對于王鎮(zhèn)惡并不如沈田子這么敏感。后面王鎮(zhèn)惡(可能只是調侃)諷刺了沈田子,【“公以十歲兒付吾屬,當共思竭力;而(沈田子)擁兵不進,虜何由得平!”——《資治通鑒》】,便招來了殺身之禍。沈田子也依法就戮。犧牲兩個武將,這完全可以說是在劉裕的接受范圍內,做到把影響降到最低。而事實上,沒了王鎮(zhèn)惡和沈田子,還有傅弘之——【“傅弘之大破赫連璝于池陽,又破之于寡婦津,斬獲甚眾,夏兵乃退”——《資治通鑒》】。劉裕沒想到的只是王修會被殺,這才是關中內亂的導火索。【“劉義真年少,賜與左右無節(jié),王修每裁抑之。左右皆怨,譖修于義真曰:“王鎮(zhèn)惡欲反,故沈田子殺之。修殺田子,是亦欲反也?!绷x真信之,使左右劉乞等殺修。修既死,人情離駭,莫相統(tǒng)壹——《資治通鑒》”】。劉義真也屬實比較逆天,把虧損最大化,在夏軍封鎖了青泥,潼關的退路后,關中和洛陽兩個軍團全軍覆沒,而唯一一個幸免于難的居然還劉義真(坑爹(迫真))。

????
????關中陷落后,劉裕失去了繼續(xù)北伐一統(tǒng)天下的機會,兩年后,劉裕廢晉恭帝司馬德文,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宋,改元永初,結束了東晉在102年的統(tǒng)治。登基后的三年內,劉裕并沒有為得到窺探已久的帝位而放松,也沒有因人生只剩下最后幾年而放棄治療和放縱(縱使是李世民也避免不了晚年的昏庸)。從他白手起家,到定鼎天下,他得到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地位,但也失去了太多,從何無忌戰(zhàn)死沙場,劉道貴病故,劉敬宣被叛軍殺害,再到劉穆之病逝,關中得而復失,上天似乎一次又一次的給他開了個玩笑。京口一同起兵就義的將士們,隨自己南征北戰(zhàn)的北府兵,他們同自己給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書寫新的篇章之時,卻只剩下了自己,或許這就是他對登上這個最高權勢之位的孤獨感的感慨吧。
????????【“上清簡寡欲,嚴整有法度,未嘗視珠玉輿馬之飾,后庭無 紈綺絲竹之音。初,朝廷未備音樂,長史殷仲文以爲言,帝曰: “日不暇給,且所不解?!敝傥脑唬骸皩衣犠匀唤庵??!钡墼唬?“政以解則好之,故不習耳?!睂幹輫L獻虎魄枕,光色甚麗, 價盈百金。時將北伐,以虎魄療金創(chuàng),上大悅,命碎分賜諸將。 平關中,得姚興從女,有盛寵,以之廢事,謝晦諫,即時遣出。 財帛皆在外府,內無私藏。宋臺建,有司奏東西堂施局腳床, 金涂釘,上不許。使用直腳床,釘用鐵。廣州嘗獻入筒細布, 一端八丈,帝惡其精麗勞人,即付有司彈太守,以布還之,并 制嶺南禁作此布。帝素有熱病,并患金創(chuàng),末年尤劇,坐臥常 須冷物,后有人獻石床,寢之,極以爲佳,乃嘆曰:“木床且 費,而況石邪?!奔戳顨е?。制諸主出適,遣送不過二十萬, 無錦繡金玉。內外奉禁,莫不節(jié)儉。性尤簡易,嘗著連齒木屐, 好出神武門內左右逍遙,從者不過十馀人。時徐羨之住西州, 嘗思羨之,便步出西掖門,羽儀絡驛追隨,已出西明門矣。諸 子旦問起居,入合脫公服,止著裙帽,如家人之禮焉?!薄赌鲜贰贰?/span>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