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色堂·論教養(yǎng)】孩子的教養(yǎng)多半來自父母,少部分來自后天的學
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聽好話,不愿意被管束,睡懶覺,買好吃的,好看的。零食,飲料一大堆,有飯不吃,有菜不夾的惡習。有的父母為了怕孩子不高興,任其所好,任意妄為,試問一下,孩子如小樹,從小時候不修理枝丫,會長成參天大樹嗎?
前些日子聽一位父親說,孩子在學校里學一下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書籍毫無用處,我有些深感不安,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歷史就這樣在他的手中葬送了。我深深懷疑,他的孩子將來是否會懂得感恩,感恩來到這個世界,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一切。畢竟孩子還小,并不理解其中含義,需要經過長時間耳聞目睹,父母身體力行,孩子才可以逐步走向你所期望的目標。
孩子的教養(yǎng)多一半來自父母,少一半則來自后天的學習。少年時期父母沒有負責任的教育,或者不會教育的父母則需要孩子后天努力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刻苦耐勞,不恥下問,團結友善,懂得謙讓,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前行,這樣孩子的人生一般不會很差。
幾日前,與一友人閑聊,由于腿部受傷不能動彈,愛人又出差在外,孩子見了如此情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用吩咐,放學后主動炒菜做飯,收拾打掃后又主動學習,小小年紀剛剛八歲,相比前者,天地之別,好的教養(yǎng)不是生來俱有,需要認真學習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才會讓一個孩子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越是懂事的孩子,成績越是優(yōu)秀,在學校是三好學生,在家中人人夸獎。此時,不由得羨慕起這位友人。
喧囂塵世中,人人有教養(yǎng),根植于內心,則夜可不閉戶,人心不必設防,皆有事事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教養(yǎng)是一個人最高尚的品格,他會伴隨著你度過這靜謐的一生,好的教養(yǎng)如一株幽蘭,無論在喧囂鬧市,還是在靜默幽谷,都會散發(fā)出迷人的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