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明白,可為什么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原創(chuàng)非首發(fā),首發(fā)于同名公號!文章有少量修改不影響閱讀!
我是婉殤。
很多人老覺得自己懂得很多道理,有時候看到有人發(fā)表文章或者看法時,總喜歡評論一句,這不就是那啥啥嘛。
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認知,好像說了這句話就能讓自己在人群中高人一截似的。
殊不知,這樣的人就像猴子派來的逗比,大家都在看他的笑話。
因為真正改變?nèi)嗣\的,并不是你懂了多少道理,而是你有沒有將這些道理內(nèi)化成你的思維習慣,你思考時,會習慣性的去用這些道理來看待問題。
這才是道理的作用!
好比,你今天看到了一個沉沒成本的概念。
知道了原來我們不應該對無法挽回的損失耿耿于懷,不應該為了錯過太陽而哭泣,否則你還將錯過月亮。

但很多人看到這可能就完了,日常生活中還是經(jīng)常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這說明他只是懂了一個知識點,而不是真正把這個知識點內(nèi)化成了習慣!
我作為一個天天閱讀和寫作的人,很多道理我不僅知道,而且我還從不同的角度寫過,分析過。
但我看到一篇我一看標題就大概知道寫的是什么文章或者視頻時,我依然會點進去看看。
其實我就是為了這些道理真正內(nèi)化成我做事前的思維習慣!
就好像我們的道德感是哪里來的?
是從小時候老師一遍一遍讓我們?nèi)ケ痴n文,去看表面大同小異,實則內(nèi)涵相同的故事培養(yǎng)出來的。是我們成長的環(huán)境影響的。
例如,怎么讓我們知道父愛母愛的偉大。
會用孟郊《游子吟》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會用朱自清《背影》的你在這等我,我去買橘子等語句來讓我們自己去體會。
這個過程,就是竹籃打水的過程!

看似竹籃打水一場空,但在不知不覺間,竹籃被水洗滌的更加干凈。
有人曾問,小時候?qū)W過的知識都忘的一干二凈了,忘記了一元二次方程怎么解,忘記了明朝存在了多少年,忘記了云南在地圖上的位置,這樣看來,讀書的意義是什么?反正最后都會忘記。
有個高贊回答是這么說的:我也早已記不清我十年前的那頓飯吃了哪些菜,但我知道,那些菜最后都化成了營養(yǎng)被我的身體吸收了,這是我能成長至今的原因!
讀書也是一個道理,表面上看你可能已經(jīng)記不得具體的知識點了,但背后的東西,其實早已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你的三觀!
我一遍一遍的看一些我早已知道的道理,是為了讓這些道理形成我下意識的習慣,是為了培養(yǎng)我的生活環(huán)境。
我們的日常環(huán)境可能是父母的嘮叨,是領導的評評,是同事間的勾心斗角,是朋友間的閑話家常。
這種環(huán)境下,你的三觀就是由父母的價值觀,朋友的價值觀,同事的價值觀共同決定的。
有句話叫你未來的成就將由離你最近的五個人決定,你的環(huán)境里如果都是這些聲音,那你父母的成就大概率就是未來你的成就。
如果你不甘于此,那就需要借助書籍或者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一些博主,大佬的聲音來改變自己的環(huán)境。

所以很多道理難道我不知道嘛?
顯然不是,但我依然愿意去看那些我已經(jīng)知道他大概率講什么的文章和視頻,為的就是塑造我的價值觀,塑造我的思維習慣!
這才是我愿意不厭其煩的去看那些其實翻來覆去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的文章視頻的主要原因!
分享這種理念,也是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長,共勉!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大家覺得婉殤的分享對你有用,可以點贊收藏加關(guān)注一下哦。
注意:本文配圖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有侵權(quán)的話聯(lián)系我必刪!圖片內(nèi)容基本與文章無關(guān),僅僅是為了讓大家減少視覺疲勞而已,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