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之源“自由基”,能否在人體內完全清除?
人類對于自由基的研究開始于二十世紀初,最初對于自由基的研究只局限于化學反應,隨著研究的深入,自由基的知識開始滲入到生物學領域。
現代關于自由基的研究發(fā)現,自由基會破壞人體的細胞,增加機體患病的概率,人們也形象的將其稱為“壞小子”。

自由基為何是“壞小子”?
在化學中,自由基是指含有不成對電子的原子或基團,由于其本身還沒有完全配對,因此其具有強氧化性。
在原子世界中,兩個及兩個以上原子進行配對時,其外圍的電子也要配對,如果不配對,它們就需要獲取另外的電子,使其結構變得穩(wěn)定。
健康成年人的體內,都會有自由基,并且我們在消化、呼吸和免疫過程中都會產生自由基。并且自由基在人體內還承擔著“搬運工”的職責,我們人體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需要自由基負責傳遞能量。

如此看來,自由基并不是個“壞小子”,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自由基的作用也不止于此。
正常情況來說,自由基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甚至我們的生命活動需要自由基的參與。但是當這些自由基失去控制,且在人體內積累到一定的量后,便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會誘發(fā)癌癥或是加速衰老。

不僅如此,國外一些研究表明腦梗、心臟梗阻等疾病或有可能與自由基存在較大的關聯。人體發(fā)生氧化應激時,會造成氧化與抗氧化的失衡,在短期內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大量的氧自由基無法有效地清除,便會在體內誘發(fā)疾病。臨床上也有將氧化應激作為生物標志物進行定量評價的趨勢,醫(yī)生會根據氧化應激的程度,提前對疾病進行干預。
值得一提的是,氧化應激與眾多疾病存在密切的聯系,但缺乏特異性,未來關于氧化應激的定量評價方法仍需不斷完善。值得肯定的是,抑制和預防氧化應激對于預防眾多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自由基為何會積累?
一般來說,自由基并不會在人體內累積,因為人體內的酶類物質可以降低活性氧自由基的活性,從而削弱自由基對機體的攻擊力。并且人體內還存在抗氧化劑,只要保持抗氧化劑的活力,便可以清除體內多余的自由基。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機能的衰弱,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會呈現下降趨勢。又加上環(huán)境惡化、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抽煙喝酒等客觀行為,便會加劇自由的產生,從而導致自由基在人體內過多的積累。因此,對于老年人來說及時清除人體內多余的自由基尤為重要。
總結:
自由基在人體中特殊的職能,決定其難以被全部清除,準確的說是不能清除。自由基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享受它帶來的能量傳遞,也要承受其不穩(wěn)定帶來的細胞損傷。
對于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我們不必過多的恐慌,適當的進食抗氧化類的食物便可以。但對于老年人來說,要尤為重視自由基的存在,適當的干預和抑制自由基的產生,不能夠預防疾病,還有延年益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