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的意義》

世間一切的本質(zhì)都是愛!苦難只不過是穿著“丑陋外套”的愛!那為何要存在苦難并體驗他,直接體驗愛不就完事嗎?為何要多此一舉呢?這或許是大部分人都會有的想法,你不是例外,我也曾經(jīng)和你們一樣有此想法!源頭賦予我們愛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就是尊重每個生命的自由意志【配合這一條尊重的愛,宇宙用因果法則和吸引力法則完善這條“尊重”的愛】。比如,你經(jīng)歷磨煉過程中,你生出很多負面情感,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甚至到了年老都無法釋懷,你選擇痛苦!而有的人經(jīng)歷同樣的磨煉,他們選擇接受并從中抽離,進而采取措施積極面對,從而走向進步,心靈開闊!同樣的苦難經(jīng)歷,有的人沉浸經(jīng)歷本身并且隨身攜帶這記憶遲遲不放手,而有的人選擇當做是前進的基石,經(jīng)歷,放下,更上一層樓,視野更開闊。無論你們選擇什么,造物主都不會干涉你們的意志,這就是尊重!苦難是什么?苦難是痛苦與困難的交織,無所形,卻有所依,活生生的,必然會發(fā)生在每個生命體身上,不斷地去經(jīng)歷,不斷地來成長!通常來說,我們面對困難,會不斷地面對,做出選擇,如果一直做出對的選擇后【不違背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我們會感到開心、富足、滿意、最后幸福,理所應(yīng)然的會去沉浸在當下的感受當中。但若是做出過多錯誤的選擇后,我們會感到傷心,陷入一系列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當中,產(chǎn)生痛苦,積累不斷多,不斷多的痛苦,會形成一株深根結(jié)底的大樹,影響日后的行動,嚴重的話,會導(dǎo)致我們逃避與其相關(guān)的事件,進而執(zhí)迷不悟。不過這些都是對于選擇的對錯,而我們通常對于對錯的定義不是來源于當下,而是來源于過去,因為當下來看,沒有哪些做出的選擇是錯的,只有選擇之后才知道對錯,對錯就是屬于過失的一部分,分析過失,就可以改進自己,代表不會再次遇見糟糕的結(jié)果,但要注意,人就是在過程中不斷面對自己,不要把對的當成一定是對的,不要把錯的當成一定是錯的,不要把知道的當成是不知道的,不要把不知道的當成是知道的,我們可以下結(jié)論,但一定不要下定論,一個過程,一個結(jié)果,這世間唯一不變的是變。從內(nèi)在來說,人的內(nèi)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只是需要去被發(fā)現(xiàn),在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才能顯露出來,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的本質(zhì)。那為什么每個人感受都不一樣呢?因為量多少的不一樣【你想要改變的決心有多大,多強,你想要抽離的決心有多強烈,這就是量的多少】,所以量變與質(zhì)變又不同了(人先天的配置和后天的機遇所引發(fā))。我們現(xiàn)代人知道太多,了解太少,根本沒有什么耐心,尤其沒有足夠判斷能力的未成年人,很容易被誤導(dǎo),面對生活當中的困難,容易義氣行事,肆意妄為,如果沒有長輩的引領(lǐng)下,容易誤入歧途,將自己的人生推到懸崖邊。關(guān)鍵是,不要盲目的執(zhí)著,要懂得明智的放棄。從外在來說,要清楚知道,好人教你做人,壞人教你成長。雖然行善積德,逆天改命,但要清楚,“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里的“人”是“小我”,我們不被小我所用,同時我們需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參見宇宙學(xué)院出品對應(yīng)章節(jié)】,如此,才能正確指引我們的行為!苦難就像彈簧,人強它就弱,人弱它變強。自己眼中的別人,都是自己眼中的自己,代表著真實的自己,可能是自己所需要的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也是自己眼中的自己,但并不代表,自己需要從他人的眼光來做自己。無論怎樣清楚內(nèi)在,和怎么知道外在,都需要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內(nèi)涵就在于把大多數(shù)期望放在自己身上,嚴于利己,寬以待人,只有這樣,希望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保持自信,堅信不疑,最后不缺從頭再來的勇氣,就有一往直前的自信!最后記住,愛人先愛己,愛人為愛己。只有,先愛自己,照顧好自己,才能關(guān)愛別人,之后給別人難以給的東西,就是給自己給不了的東西,因為愛別人,奮不顧身,忘掉自己,改變自己,改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