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世界上存在瀑布??
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瀑布正是“水往低處流”的最直觀表現(xiàn)。一條河流翻過一個懸崖峭壁,就形成了一個瀑布。
瀑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地區(qū)的瀑布其成因并不相同。
1.組成河床底部的巖石軟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嚴重沖擊侵蝕形成陡坎,堅硬的巖石則相對懸垂起來,河水流經(jīng)此處飛瀉而下形成瀑布。例如位于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的尼亞加拉瀑布其河床上有一塊斑駁的白云石頂板巖石,壓在一連串較軟的頁巖和沙巖之上。尼亞加拉河水翻過白云石的巖壁,直落入下面的一個大水池里,翻滾流飛的水流不休止地浸蝕頁巖,淘空了白云巖的巖洞,一塊塊的白云巖崩落而下,使得懸崖永遠陡峭。這樣就形成了尼亞加拉瀑布。
2、在古代有一大塊熔化了的巖石從下面擠上來(火山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巖石慢慢地硬化了,后來就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墻; 火山噴發(fā)的巖漿堵河成湖,湖水壅高溢出也會形成瀑布;還有 火山口積水成湖,湖水從缺口溢出形成瀑布。例如白頭山的瀑布即是如此形成的。
3、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兩側(cè)形成懸崖峭壁,后來這些冰川“U”形谷又被河流所占據(jù),水流在深淺差異相當大的谷地交接處流過,瀑布由此生成。此外,地球表面的運動使高原進一步加高,而河流就在它的邊緣地帶,這樣就形成了高原上的瀑布。 加利福尼亞州一座由冰川作用鑿出的約塞米蒂瀑布便從436米高度的一個懸谷跌落下來。
其它的還有:
1、瀑布也可能是由河流的襲奪造成的 。所謂河流襲奪指的是處于分水嶺兩側(cè)的兩條河流,其中侵蝕力較強、侵蝕較深的河流進行下切侵蝕,最終將另一側(cè)的河流的一部分襲奪過來,使之成為襲奪河流的支流。由于襲奪河的下切程度大,河床高于被襲奪河流的河床,因此在被襲奪河流匯入襲奪河時,往往產(chǎn)生跌水,形成襲奪瀑布,或稱懸河瀑布。
2、地殼運動造成陡坡形成瀑布。一般情況下,隨著山區(qū)地形的坡度加大,瀑布的數(shù)量也就增多。
3、在石灰?guī)r地區(qū)常常會有地下暗河,在暗河流過的地方,假如地勢高低陡然變化,或者是暗河從陡峻的山崖涌出,這樣也會形成瀑布。
4、在河流注入海洋處的一些海岸邊,因為猛烈的海浪經(jīng)常拍擊海岸,從而迫使海岸“后退”,河流也就“縮短”了。假如海岸被破壞的速度相當快的話,那么原來高出海面的河底也會“倒置”在海岸上,河流在入海處就會形成瀑布。
下面來一個瀑布形成的視頻
如果河流的水量很大,就會形成壯觀的大瀑布,轟隆隆的水聲可以傳至幾千米遠,飛濺的水花在空氣中形成大片白霧,場面非常壯觀。在一些山區(qū),溪水或泉水也能形成瀑布,雖然水量不大,但是水滴從高高的懸崖上墜落,如絲如縷,也有獨特的美感。
水流落差越大,蘊含的勢能也就越大,越有利于發(fā)電。所以很多地方會專門利用天然瀑布的地勢修建水電站。而水電站建成后,泄水閘口也可以形成瀑布,成為人造景觀。
瀑布會銷聲匿跡嗎?
瀑布的水源源不斷,時刻不停地往下跌落,好像永遠也沒有盡頭。有人不禁想問,瀑布會不會流完?瀑布有沒有消失的一天?
想知道瀑布是否會流完,要從兩方面考慮。第一,瀑布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只要瀑布上游的河流有水,水流到這里就會因為落差而形成瀑布,除非河流斷流,不然瀑布的水不會枯竭。第二,瀑布的落差是否會消失?即使河流依然有水,但是如果地勢變得平坦了,瀑布也就消失,無所謂是否“流完”了。
瀑布,是由地球內(nèi)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在河流的時段內(nèi),瀑布是一種暫時性的特征,由于受瀑布的落差、水量、巖石的種類和結(jié)構(gòu)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它最終會消失。有瀑布的地方,河流總是會向上游方向侵蝕,力圖把高處削平,讓河道趨于平緩。滴水也能穿石,水的侵蝕力非常強,可以瓦解堅硬無比的巖層。河水流速越快,對河道、河岸的侵蝕力也就越強。河流不斷瓦解瀑布的上部,讓巖層破碎、跌落,于是瀑布的位置就逐漸向上游方向退縮,瀑布的落差也隨之減小了。在一些情況下,瀑布的位置會因為懸崖或者陡坎被水流沖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這種侵蝕作用又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個河段。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因素的任何一個或兩個在起作用,瀑布就會逐漸消失。
實際上,地球很多大瀑布都有明顯的“后退”趨勢。比如尼亞加拉大瀑布,如今的落差大約為50米,根據(jù)巖層推斷,以前的位置在下游處,落差可能有100米?,F(xiàn)在,該瀑布每年向上游退后1米多,落差在減小。按這個速度,再過5萬年,尼亞加拉大瀑布將會徹底消失。
雖然所有瀑布都會消亡,但在漫長的歲月中,也會有新的瀑布誕生。地球的地質(zhì)運動,讓高山、臺地隆起,地層斷裂和錯位,這些都為新瀑布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瀑布,這種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色,并不會從地球上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