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吧,別人沒有你想的那么在乎你
今日心中甚是煩躁郁悶,近來又遇見了一些讓人寒心的事,加諸之前的一些痛苦回憶,讓我覺得有必要來寫一些東西以慰藉我自己空虛苦悶的靈魂。方才觀《超脫》后心中郁結(jié)稍有松解,心情仍然抑郁苦澀,但似乎也對人生更加通透了一些。人生,終究是“一個人”的一生;靈魂,漂泊無依才是永恒。
當人處于短暫的幸福與快樂之中時,仿佛忘卻了一切煩惱,從前淤積的或是當下正在經(jīng)歷的。我們開始不理解自己苦澀的經(jīng)歷,仿佛一切煩惱都不是問題,都只是自己的“不成熟”。但事實上,快樂與幸福都是虛幻的,是不真實的,是你自己內(nèi)心的海市蜃樓。一切的抑郁、苦悶、辛酸、痛苦......從未消失過,只是暫時被淹沒了,他們會在任意的不經(jīng)意的時刻從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出來,一遍又一遍沖擊著你的大腦,啃噬著你的靈魂。
當你對這些痛苦回憶的騷擾忍無可忍時,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就會占據(jù)你的大腦——人活著為什么感到痛苦?
僅僅只是“活著”就足夠痛苦。因為“在乎”。因為你在乎名、在乎利、在乎家人等等,而我認為這些所有的一切大抵都可以歸因于“在乎別人是否在乎你”。
人的基本屬性是社會屬性,離開了社會這個集體,單個的人似乎什么也不是。有人就有比較,就有情感牽連,就有了痛苦與快樂。我又想起了“他人即地獄”。房間中的三個人明明都可以很簡單地打開那扇門逃出去、獲得救贖,但他們都沒有。他們寧可相互攀比、辱罵,相互折磨,都不愿意打開那扇門。因為盡管他們“在乎”彼此,在乎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得不到別人的在乎,自己的一切便都沒有了意義。
“在乎”這件事需要勇氣。你在乎便意味著你已經(jīng)將一部分情感和你所在乎的事緊緊捆綁在一起,它的一切發(fā)展都將牽動著你的心。我們時常覺得矛盾是因為我們既想要得到別人的在乎但卻不想承受令人寒心的結(jié)果。而事實上是,結(jié)果總是令人寒心的。我們總是抱怨是別人束縛了我們的思想與行為,但實際上使我們自己捆綁住了我們自己。我們常常高估了我們與他人的關(guān)系,以為彼此有多親密,實際上也不過是單方面的“一廂情愿”;更真實的情況是,你在乎的事情絕大多數(shù)都只有你有關(guān),而別人也如此。如果說在經(jīng)歷過徹底的寒心或者洞察到了人際關(guān)系的真諦后能夠真正擺脫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最理想的;然而我們卻總是很容易因為別人“真誠的微笑”“溫柔的舉止”而一掃之前所有“智慧的結(jié)晶”,內(nèi)心重新燃氣一絲希望,愿意相信別人是真的在乎自己。就是這可惡的希望,一次又一次讓人寒心。
可問題在于,你沒法完全不在乎,因為你的命運、你們的命運、所有人的命運都如一根根絲線,交織成了一張巨大的網(wǎng)。在這張大網(wǎng)上,你被迫和別人有所連結(jié),被迫在許多事情上依賴于其他人,由此一來,你不得不在乎,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陷入痛苦之中。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與他人的連結(jié)越來越多,但心靈的連結(jié)卻越來越少。一次又一次的寒心讓我真切地意識到,所有的“情”都是虛妄,所有的連結(jié)都仿佛是一具空殼。我的靈魂,漂泊無依才是永恒。
所以,別再對別人抱有期望吧,或者說,在你選擇“在乎”的時候也做好失去一切的心理準備吧。因為,別人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么在乎你,那么在乎你的靈魂。真正地從內(nèi)心接受這個事實吧,別再抱有毫無意義的“希望”。這樣或許會讓你變得更加冷漠,但至少會減輕你內(nèi)心的失落。
暫時先寫了這么一些,頭腦還是很亂,很多東西仿佛就要抓住了但仍然沒有理清。真如剝洋蔥一般,越是深挖,越覺得寒心,卻也越接近“超脫”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