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為什么反對丈夫唐太宗重用自己的哥哥長孫無忌?
唐太宗的妻子是長孫皇后,而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按照固有思維,長孫皇后肯定是長孫無忌的大后臺。然而歷史卻是長孫皇后生前一直反對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導(dǎo)致長孫無忌被閑置了將近十年。那么長孫皇后為什么反對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呢?

按照史書記載,長孫皇后反對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是擔(dān)心“外戚專權(quán)”。但這里有兩個問題:第一,長孫無忌是唐太宗的“發(fā)小”,才華能力也都是一等一的。就算長孫無忌不是長孫皇后的哥哥,他也能憑借自己的才能和資歷當(dāng)上宰相,“外戚”的身份對長孫無忌其實幫助不大。

第二,唐太宗是“千古帝范”,即所有皇帝的榜樣,朝中又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征、李靖、李世勣為代表的大唐文武全明星。在開明的貞觀時期,長孫無忌根本沒有“外戚專權(quán)”的可能性。正因如此,長孫皇后反對重用長孫無忌應(yīng)該另有原因,本鬼接下來講一下自己的看法。

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先后共有兩位妻子,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是長孫晟第二任妻子高氏所生。長孫晟去世后,長孫晟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兒子長孫安業(yè)為了獨霸家業(yè),將年幼的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趕出家門,自生自滅。幸虧高士廉收養(yǎng)了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

高士廉當(dāng)時只是一個從九品的治禮郎,自己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肯定不富裕。可以推測的是,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早年應(yīng)該有過一段貧苦的生活。從好的方面講,貧苦生活讓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比較了解民生疾苦,為兩人幫助唐太宗成就“貞觀之治”打下了基礎(chǔ)。

從壞的方面講,長孫皇后的早逝可能就與早年的貧苦生活造成的身體不好有關(guān),也造成了長孫無忌有兩個缺點:第一是心胸不廣,比如在“玄武門之變”后主張清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舊部。第二是權(quán)力欲較大,掌權(quán)后容易得意忘形。長孫無忌最后也是死在了這兩個缺點上。

不過長孫無忌的兩個缺點直到唐高宗永徽年間才徹底暴露出來,唐太宗以及其他大臣對此是不太了解的。在唐高宗登基之前,了解長孫無忌這兩個缺點的人只有長孫皇后。而且長孫皇后知道:如果長孫無忌控制實權(quán),他的兩個缺點會讓長孫無忌與皇權(quán)產(chǎn)生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一旦長孫無忌與皇權(quán)產(chǎn)生矛盾,要么是長孫家篡唐,要么是長孫家全滅。作為大唐皇后和長孫家之女,這兩種結(jié)果都不是長孫皇后愿意看到的。然而在長孫無忌的缺點沒有暴露的貞觀時期,長孫皇后又不好將自己對哥哥的看法全告訴唐太宗,因為會引起一些不可控的問題。

于是長孫皇后用“防止外戚專權(quán)”這個古代的政治正確反對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導(dǎo)致長孫無忌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只能當(dāng)沒有實權(quán)的虛官??上У氖?,長孫皇后在貞觀十年(636年)病逝,長孫無忌的限制被解除。而歷史的最終結(jié)果也是長孫皇后不愿意看到的結(jié)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