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的蜥蜴——匿龍目
? 提起鳥跖類,我們一般想到的都是恐龍,鳥類,翼龍等經(jīng)常被我們所熟知的群體,而在中三疊紀的盤古大陸學校,有這么一群有精神的原始鳥跖類,它們,是匿龍目。
? 匿龍目(Aphanosauria)是一種非常原始的鳥跖類主龍,生存于中三疊紀的安尼期—拉丁期。盡管目前匿龍目里的種數(shù)量很少,多樣性很低,但是它在盤古大陸的分布相當廣泛。匿龍目的幾位成員都是行動緩慢的長脖子肉食動物,比起進步的鳥跖類,更像基干的主龍。而且跟據(jù)研究,他們的生長速率很快就像早期的部分主龍形下綱成員一樣。除此之外,它們類似鱷類的腳踝形態(tài)表明:擁有先進跗骨的腳踝并不是所有鳥跖類的基礎(chǔ)結(jié)構(gòu)。

? 現(xiàn)在,讓我我替匿龍目的成員做自我介紹,把它們的生存年代,特征介紹一下。
? 椎體龍(Spondylosoma absconditum)是匿龍目里的基底成員,發(fā)現(xiàn)于巴西的下圣瑪利亞組地層,距今約2.42億-2.39億年前,體長約1.8米,正模標本GPIT/479/30/1-13包含兩顆牙齒,幾節(jié)椎骨,部分肩胛骨,部分肱骨以及部分股骨。

??起初,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勞氏鱷類的成員,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它是埃雷拉龍科的成員,所以就有了像恐龍一樣的復原。

??

隨著研究的深入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椎體龍含有的特征在其它的偽鱷類和鳥頸類中沒有發(fā)現(xiàn),它更應該是鳥跖類主龍下鳥頸類的姊妹演化支。
? 紅鱷(Yarasuchus deccanensis,又名亞拉鱷)生活在中三疊紀安尼期,約2.45億-2.42億年前,化石發(fā)現(xiàn)于印度的紅鄉(xiāng)組,體長兩米,可能是體型最大的匿龍目成員。

? 紅鱷的前頜骨短而寬,而上頜骨相當窄,保留的上頜骨部分含有11顆牙齒,劍狀的牙齒表明它是一種肉食動物。

? 紅鱷的背部中線有鱗甲,神經(jīng)棘高聳。前后肢比例約為3:5,肱骨有輕微扭曲的四面體末端,尺骨側(cè)彎。它的骨盆可能是三重放射性結(jié)構(gòu)。

?

早期的研究認為紅鱷是一種迅猛鱷科成員,就像迅猛鱷(Prestosuchus)、曼達鱷(Mandasuchus)那樣,而后面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它應該屬于匿龍目而不是波斯特鱷科。
??頓古茲鱷(Dongusuchus efremovi)生活在中三疊紀安尼期,約2.47-2.45億年前的俄羅斯,化石發(fā)現(xiàn)于俄羅斯的頓古茲組,頓古茲河附近。正模標本(PIN)952/15-1。

? ??起初,科學家認為它是一種擁有長而呈“S”型脖子的勞氏鱷目成員,后來,科學家發(fā)現(xiàn)它擁有很多偽鱷類沒有的特征,而且頓古茲鱷可能是一種非主龍形類的主龍形下綱。后來隨著匿龍目的建立,頓古茲鱷的身份終于被確認。
? 頓古茲鱷的股骨比較奇特,與一些植龍的股骨類似,并且其股骨有一個較低的第四粗隆遠端。它的踝部不能擴展到軸外,脛骨近端表面缺乏外側(cè)踝上的凹陷,一種存在于幾乎所有偽鱷類的特征。

??? 完臼龍(Teleocrater rhudinus)生活于中三疊紀安尼期,約2.47-2.42億年前的坦桑尼亞,化石出土于坦桑尼亞的曼達組,正模標本NHMUK PV R6795包含一些椎骨,部分四肢骨和一些其它部分。除此之外,完臼龍還發(fā)現(xiàn)了幾具標本,包含了多個部位。

??從側(cè)面看,完臼龍的上頜骨有一個長的后突和一個長度受限的背突,它的上頜骨還有一個眶前孔。完臼龍的牙齒扁而后彎且?guī)в袖忼X,這是它作為肉食動物的證據(jù)之一。

? 完臼龍的脖子較長,并且和其它主龍一樣,它在肩胛骨上有一個很明顯的肩峰突。神經(jīng)棘的高度幾乎是頸椎椎體高度的兩倍,而頸椎的總長度甚至為椎體高度的3.5倍。

? 完臼龍的跖骨可能成比例拉長,為了適應爬行,它們可以側(cè)向移動腳踝。股骨后外側(cè)邊緣近端成圓形形成一個銳利的脊,隨后再次變圓。


? 盡管對于匿龍目,我們知之甚少,但是我們可以從這些長脖子的家伙身上看到生命演化的多姿多彩,就像電影《侏羅紀公園里》馬爾科姆博士說的一樣:“生命會找到出路?!毕嘈盼磥淼哪骋惶?,我們會發(fā)現(xiàn)更多像匿龍目這樣原始的物種,為生物進化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由于up初入古生物圈,所以可能會有很多錯誤,還請大佬們指正其中的錯誤。
資料來源,維基,貼吧,論文
參考論文:A new Rauisuchian Archosaur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India.
doi:10.1111/j.1475-4983.2004.00438.x
The anatomy of Teleocrater rhudinus,an early avemetatarsalian from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Lifua Member of the Manda Beds(Middle Triassic).?
doi:10.1080/02724634.2017.1396539
The earliest bird-line archosaurs and the assembly of the dinosaur body plan.?
doi:10.1038/nature2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