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籟——荒落的讀書筆記(一百一十九)
莊子在談及天籟之時先是引出了地籟——萬物吹息匯于長風,吹過懸崖、山谷、林木、江河,其中的間隙就會像長笛上的孔洞一樣,演奏出不同的音樂。 人們從這些聲音片段里摘取出自己能感受的韻律,將之重復出來,這大概就是最早的人籟。 正如朱光潛所說,人的美感規(guī)律最早來自于自然規(guī)律,后世之人順著這種自然律向追尋到盡頭并充分感受后,才有了新的美感誕生。 所以我們無論怎么前進,最終想要找尋的還是人們所能理解的“天籟”。 那么天籟是什么呢? 莊子說人籟是人們的思考結果,地籟則是自然所發(fā)出的聲音,那天籟就肯定是“天道”想表達的東西了。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后,又覺得老子、莊子他們老人家追求的大概是更深層次的東西。而清靜無為、自然而然,只不過是在追求“天道”的一個過程,而并非最終形態(tài)。 那天道是什么呢?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