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首相》里為什么說英國女王與英國教會是不可分離的?
英國經(jīng)典電視劇《是,大臣/是,首相》被稱為“半部英劇治天下”,對英國乃至西方世界的體制問題和社會弊病進行了辛辣的揭露?!妒?,首相》有一集則通過任命主教的情節(jié)把英國教會批判了一番。

英國教會最開始向首相推薦了兩位主教候選人,一個不信上帝,另一個反對女王。而劇中的“大英良心”漢弗萊爵士提醒哈克首相道:“女王與教會是不可分離的”。那么漢弗萊爵士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英國的主流宗教信仰為屬于基督新教的英國國教,也被稱為“圣公會”或者“安立甘宗”。與絕大部分基督教主流派別不同的是,英國國教的教主是世俗的英國國王,因此英國在名義上是政教合一國家。

在歐洲中世紀(jì),西歐大部分的君主都信仰天主教并尊奉羅馬教宗為教主,大不列顛群島也不例外。但作為西歐的“反骨仔”兼“攪屎棍”,大不列顛群島對羅馬一直存在離心傾向,最終引發(fā)了宗教改革。

1529年至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將英國基督教的教主改成了他自己,建立了英國國教。從亨利八世開始,英國國教之主就是英王,英國教會也徹底脫離天主教會而成為獨立的宗教。

正因如此,英國教會與英國國王完全綁定,彼此不可分離。實行政教分離(將英王與英國教會分離)對英國國教等同于“滅教”,英國教會不僅會失去對英國宗教信仰的控制,還會失去大部分利益。

所以作為劇中真保守勢力代表的漢弗萊提醒哈克首相:教會希望你推薦任命不信上帝的“現(xiàn)代派”出任主教。畢竟對于英國國教而言,英國女王是不可或缺的,而上帝只是“附加選項”而已。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