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尖稅的批評完全消失,溫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溫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

人性就是不喜歡被別人批評的,就喜歡被人夸獎的。但是你要會發(fā)現你有多么的在乎別人的夸獎,你也就有多么的厭惡別人的批評。你有多么的寬容別人的批評,
你也就會有多么的對于他人的贊揚保持一種從容理性的一種態(tài)度。
就像剛才Papi所說的,夸獎和批評它本身就是一對朋友,大部分人對你的稱贊可能只是草船借箭,
你一個人其實是背不動的。大家只是在你身上看到了一些他們所希望看到的一些正向的東西,但是它并不是你作為肉身所能承載的。網上經常會有一些對你的批評,那么有些批評你會覺得是一些善意的批評,
有些批評你可能知道它是一些惡意的批評,但是我們很難揣測別人的動機。那當我們揣測不了動機的時候,那人只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惡意揣測,
一種是善意揣測。但是在這些批評中,你是不是能夠學到一些東西?
孔老夫子說,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墒悄闶冀K還是要去思考你自己有哪些確實做的不合適的一些地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現在覺得還是善意的對待一些你不想聽的聲音,因為它會讓你變得堅強,它會讓你走出自戀。
首先被誤解呢,本身就是人之常態(tài),這倒不用說被他人誤解,很多時候你自己都會誤解你自己,我們要接受這樣一種必然性。
我們也許能夠計算出地球跟哈雷慧星下一次相逢在哪個精準的時刻,但是我們很難能夠計算出對面的這個人到底此時此刻他心里在想什么?因為人的
有限性,理解一定是有限的,正如我們自己無法理解我們自己,他人也無法理解我們。所以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很多人覺得今天的交流變得更困難,
但事實上我們要問的是在人類哪個時代交流不困難呢?也許在一種交流更便捷的時代,交流就會變得尤其困難。因為交流的便捷性,
讓你期待交流的順暢性,而這是不可能的。
標簽:
“如果尖稅的批評完全消失,溫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溫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