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知名大V攝影師,原來傳傳也認識 .....


?說到攝影師JumboTsui
你也許會想到
亞洲頂級時裝攝影師
封面大片制造者???

說到攝影師Amorill
浮現(xiàn)在你腦海里的
可能是靜謐的藍色
可能是溫柔的膠片

兩位攝影師“高大上”的標簽下有著多么精彩的生活?
張力十足的大片背后又藏著怎樣有趣的靈魂?
傳傳為你揭開他們神秘的“面紗”~


隋建博?
新浪微博@JumboTsui ?
知名時裝攝影師、時裝設計師、裝置藝術家、導演
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倫敦時裝協(xié)會『全球新浪潮創(chuàng)意人』獲獎者


楊白薇
新浪微博@Amorill??
青年攝影師?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 攝影系
百萬粉微博平臺號@日系畫冊 創(chuàng)始人、膠片復興事務所主理人以及微博知名攝影kol:@Amorill

? ? ? ??今天,帶著好奇和期待,傳傳邀請到了JumboTsui和Amorill一起聊攝影,一杯檸檬水的時間。很多好奇被兩位攝影師逐一解答,但好像又沒有那么簡單。傳傳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攝影師看待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


“拍照更像是一種習慣,而非興趣”
? ? ? ? Amorill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拍膠片,按她自己的說法:“大概五六歲的時候,甚至我都還不知道什么是膠片,只是知道把它放進去,轉轉轉,上卷,然后不可以取出來,要拿去店里洗出來才會變成一張照片。”
? ? ? ? 那個時候還沒有任何理論的約束,隨心所欲拍出來的東西是自己最喜歡的。后來也一直用卡片機記錄著自己的中學生活,一直到現(xiàn)在。
? ? ? ? 對Amorill而言,拍照已經不單單是愛好,它更像是每天吃飯睡覺一樣,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 ? ? ? 而對于擁有多種身份(時裝攝影師、時裝設計師、導演、裝置藝術家)的JumboTsui來說,成為一名時裝攝影師與自己在巴黎的經歷脫不了干系。
? ? ? ? 畢業(yè)后,他斷斷續(xù)續(xù)地在巴黎住了近4年。前兩個月,每天去看展、在埃菲爾鐵塔下看巴黎街頭人來人往、拍攝人文紀實。
? ? ? ? 他用調侃的語氣說,自己當時?“搞得很像藝術家的樣子”。長期生活在這個時裝之都,他漸漸發(fā)現(xiàn),比起攝影,自己更喜歡時裝攝影。
? ? ? ? “為什么不自己去拍呢?”
? ? ? ? 于是,就“入坑”成為一名時裝攝影師,這一入就是十年。





“選擇中傳的原因很簡單,一個字——酷”
? ? ? ? 說起為什么會選擇中傳(北廣),JumboTsui提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酷”。他說,當時選擇廣院的原因特別簡單:“來學??荚嚨臅r候,見到了很多很‘酷’的人,他們打扮得很‘酷’、做的事很‘酷’,真的覺得這個地方真的太‘酷’了!”

? ? ?? 當然,JumboTsui本人就很“酷”。他是一個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的人,當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qū)的藝術生狀元來到了中傳(北廣),在校期間就拿到了很多國際獎項。直到現(xiàn)在,工作上接觸到的人都會說他臨場判斷力特別強,腦子轉得飛快:甚至錄真人秀節(jié)目時,在四倍語速的情況下還能保證條理清晰,“我可以很慢地講話,也可以很快,因為我隨時都在思考?!?/strong>
? ? ? ? 關于什么是“酷”,JumboTsui說:“對我而言,‘酷’意味著要有自主思考、選擇和判斷的能力。這是你‘酷’起來的資本,否則每天只能禁錮在一個固有的程式里,一點都不自由。就像我隔三差五蹭隔壁系的視聽語言這門課一樣,重要的不僅是老師對于片子的分析,被動接受一部沒有看過或是并不曾打算看的電影,而是自己觀察的同時又接收到其他人看法的過程,重組成了新的自我理解。沒有自主學習的過程,一點都不‘酷’?!?/strong>

? ? ? ? Amorill本以為畢業(yè)之后自己就會回福建老家,但是第二個學期她就深深地愛上了北京。“我覺得北京是一個比較有個性的城市,它足夠大,人也很多,大家都很忙,別人也無心顧及你的活法,而正好我也是個喜歡自由的人。”

“忙碌的時候能在相機里找到慰藉真是太好了”
某個學期開學第一天, Amorill拿著傻瓜機在學校里走了十分鐘,匆匆拍了幾張“放學后”。
????




? ? ? ? 當時她已經在創(chuàng)業(yè)了,兼顧自己兩個工作室的工作同時還在新浪實習。“被工作填滿生活的時候,竟然覺得上課很幸福, 就好像大一開學第一節(jié)課那樣緊張又帶著夢想成真的欣喜。忙碌的時候能在相機里找到慰藉真是太好了。”
? ? ? ? 大家知道Amorill是攝影系畢業(yè)之后第一反應是羨慕, 第二反應是后悔高中的時候不知道能考攝影。平時也經常有人和她說自己真的很想當攝影師,而她曾經在一篇文章里寫過:“只要是喜歡的東西,有堅定的執(zhí)行力和持之以恒的熱情, 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不是每個攝影師都是科班出身, 學美術的、學哲學的、學社會學的、學語言的、甚至有學汽修的……很不可思議吧,?但我覺得真的喜歡攝影就應該好好花精力對待。拋棄惰性和對自我的否定真正去拍, 不用管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值得的,拍自己喜歡的,花更多時間積累審美, 多花心思去思考沉淀,直到拍出自己也喜歡的東西就足夠了?!?/p>

“拍照的時候腦子是空的,其實是用眼睛在想”
? ? ? ? 除攝影本身以外,前期后期還有很多事情需要JumboTsui來做,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任何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一切瑣碎的細節(jié)”——不論是與制作人溝通場地、與選角指導挑選模特、與客戶溝通方案、與制作公司溝通制作細節(jié),還是前期尋找故事把產品串聯(lián)起來、后期挑選照片、和后期團隊監(jiān)制等等非?,嵥榈仨氂H力親為的事情。



? ? ? ? 在JumboTsui看來,工作其實就是為彼此思考的一個過程,“一個好的時裝攝影師的價值始終都是如何努力把所有方面都做對和做好,而并不只是一頓狂按快門就完事兒了。所以我會說,這個過程其實是用眼睛在‘想’。”








? ? ? ? 對于JumboTsui而言,工作的興奮感更多來自于對自己職業(yè)理想的設計,而不單單是攝影本身。他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形容這個過程——就像走樓梯一樣,“當你知道你的一生會不斷地從一個階梯走向另一個階梯,每一級都會發(fā)現(xiàn)眼前的風景和下一級的高度完全不同,而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是最有快感的?!?/strong>
? ? ? ? 比如說,今年最讓他高興的事是拍了Calvin Klein的全球廣告,雖然他以前經常拍亞洲、歐洲、美國雜志,但是這是他第一次拍Calvin Klein全球廣告,作為亞洲第一個拍到國際一線廣告的攝影師,對他來說,這是事業(yè)的進步,會帶來興奮感。
? ? ? ? JumboTsui一直把自己的工作身份定位為乙方。作為一個單純的服務提供者,被人需要的時候是最興奮的,而不只是單純地創(chuàng)作出好看的圖片。“很多事情不是說你努力就會有結果的,更多的時候只要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好的結果自然就會來到。”









“迷茫到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才是什么都充滿無限可能的時候”
? ? ? ? 按照Amorill的習慣,她基本上睡醒了就在工作。雖然不乏疲憊,但她仍然覺得,自己的工作一直都很有成就感,用她的話來說,“工作的快樂就好比你每天列十個提綱,然后再一一劃掉,這個不斷推進事情的感覺就很爽。”



? ? ? ? 她經常這樣跟學生說:如果為了上好大學而考攝影一定考不上,如果為了賺錢而拿起的相機更容易因為賺不到錢而放棄,因為做任何事,帶著太強目的性沒有足夠的喜歡支撐都是走不遠的。有很多人向她傾訴,總覺得自己拍的很爛,不想拍了。
? ? ? ? Amorill會說:“覺得自己拍得不好是好事,迷茫無助、看不清未來也都不是壞事。當你真的覺得自己拍得好才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自我滿足自我肯定后,或許再也不會進步了。所以沒關系,迷茫到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才是什么都充滿無限可能的時候。一直覺得認真的人在發(fā)光 , 所以從今天開始做事永遠也不遲。”




“攝影師非常需要給自己放假”
? ? ? ??相對每周固定坐班5天,Amorill更喜歡自己現(xiàn)在的工作,對她而言,自由職業(yè)更快樂一點。而對JumboTsui來說,他的職業(yè)自由度似乎沒有看起來那么高,經常是早上坐車去一個地方,拍完馬上乘坐飛機去另一個地方,第二天又重復同樣的步驟。所以在他眼里,工作本身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認定一個職業(yè)就要有自己的職業(yè)目標,因為今天的工作是在為自己的明天做鋪墊。“當然,作為創(chuàng)意人,任何人都是需要思考的,如果你一直不間斷地工作,創(chuàng)造力很容易會被消耗殆盡。所以這個工作非常需要假期,需要時間去接觸新的信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充電’和‘換血’。”

? ? ? ??談到創(chuàng)造力,Amorill想起了自己上過的圖片攝影、電影美學等課程,基本上一學期下來都在看電影,為什么老師會選擇這種方式上課?因為電影本身能教會你的東西比老師講起來更直觀,觀看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逐漸積累,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創(chuàng)造力不是突然從你腦子里蹦出來的,而是需要不斷去吸收其他東西,這并不意味著你拍圖就只能去看別人的圖,看書、看電影、聽音樂都可以是一個吸收的過程。總之,有了新的東西在腦子里,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內容,所以這個職業(yè)一定是需要放假的?!?/strong>

“模仿不是一件壞事”
? ? ? ??風格化是重要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風格。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會去模仿甚至抄襲別人的作品。本以為師哥師姐會批判抄襲現(xiàn)象,而事實上,Amoril認為模仿、抄襲其實就是在找一個參考,找參考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沒有借鑒很難進步,而且很有風險。攝影是很主觀的事情,無論誰在參考的過程中都肯定會加入自己主觀的創(chuàng)造,這樣一來,就會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風格來。而關于風格化,Amorill認為這是一個攝影師最難能可貴的品質之一,即使一個人自拍拍得跟別人不一樣,這就是他的風格。好的風格化很重要,不要別人拍什么你就拍什么、趨同大眾的審美,每個人一定是有閃光點的,應該找到自己性格里的‘酷’。




? ? ? ? 說到創(chuàng)作,JumboTsui對一部電影中的一個情節(jié)記憶猶新。電影里,一個精神病女孩在桌面上揉一顆熟雞蛋,直到最后把雞蛋揉爛。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導演在拍攝之前在精神病院住了很多時日,觀察這些人會有什么樣的行為,最終才會有如此生動的細節(jié)處理。所以在JumboTsui看來,小的細節(jié)能點出整個作品的靈魂,時裝攝影也是一樣。時裝攝影的整個執(zhí)行層面完全不及觀察重要,自己消化信息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 ? ? ? 模仿也同樣是觀察的一種,模仿或者抄襲從來都是創(chuàng)作的必經之路,JumboTsui把它稱之為臨摹,就像每個畫家起初都要去畫雞蛋一樣。“我不認為臨摹、抄襲、復制是壞的,但也絕不認為一輩子這么抄下去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誠然,并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會一輩子抄下去,因為誰也不可能抄到百分之百像,而臨摹的過程中自然就找到自己了。你會慢慢地從不自信走到自信,隨之你的自信就會帶著你的自我出現(xiàn)了。”



? ? ? ??聊了這么多,看到JumboTsui、Amorill對待攝影、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傳傳也決心做一個更酷的傳了!!


轉?自丨中國傳媒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部分圖片供稿丨新浪微博@JumboTsui @Amorill
統(tǒng)? 籌? |?瞿翹楚
攝? 影? |?瞿翹楚? ?周柯利
記? 者??|?郝? ?昭? ?潘驕妮? ??
編? 輯??|?宋若萱
責? 編??|?劉 ?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