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覆蓋的[Z]”——T-72b1

本次分享的是一臺1/35的T-72b1,該作品本來為了參加去年圣誕節(jié)的成都賽制作的,但是因為和大家一樣在床上躺了一段時間而沒能趕上,最終只能用之前做的阿喀琉斯去現(xiàn)場混個紀念幣。而這臺T-72b1就推到23年邊摸邊做了, 不過也因為沒有了時間限制,對這個作品的制作也能更加豐富和細致。
下面是一些簡單的制作過程
本次制作的原型來自兩張去年5月拍攝于庫爾斯克地區(qū)的照片
照片中的主角應該是來自烏方第93裝甲旅的一輛繳獲后自用的T-80bvm,該車除了炮管上手涂的“Fury”字樣,更吸引我的是車組臨時手涂的國旗圖樣和綠漆下隱約可見的上一任車組留下的“Z”,滿滿的故事感隨即讓我決定要制作一輛類似涂裝的鍋蓋頭。 但是由于號手新品在質(zhì)量和價格上的長期不做人,考慮再三還是沒有購入號手的T-80bvm板件。不過此時一位好友表示他買Meng的T-72b1時陰差陽錯的下單成了兩盒,我立馬用物物交換把多的那盒請了回來開始制作。 素組
Meng的這盒板件制作體驗沒什么槽點,除了炮塔的防中子層粘起來比較費勁以外其他部分制作都很順暢。改造方面用一些包裹和木箱替換了原本掛在尾部的附加油箱。由于炮塔右側(cè)的儲物箱和半蛋形的炮塔間存在一個比較大的“溝”,個人不是很喜歡這里造型,便用AB補土搓了一塊布放在那里過渡,順便做了一面國旗綁在車尾。 主色噴涂
這次主色選擇的是XF71座艙綠,陰影部分用XF72陸自棕加黑,高光部分則是主色加黃和白。噴涂的時候第一次嘗試了夜班大師常用的斑駁噴法,這種技法能在一開始就給模型帶來不錯的質(zhì)感和高對比度的視覺效果,如果顏色搭配的當?shù)脑掃€能剩掉之后用油畫顏料調(diào)整色相的步驟,個人感覺非常適合這種單色涂裝的戰(zhàn)車。
當然第一次嘗試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要出意外的,完成噴涂之后拍照發(fā)現(xiàn)整體發(fā)灰比較嚴重且飽和度偏低。
(建議大家在制作的時候每完成一步后都通過拍照的方式來進行檢查,查找問題的效率要比肉眼效率高很多)
最后還是決定重新噴一下高光和陰影,高光加入更多的黃色,陰影則保持不變,最后的效果還算滿意。 標識部分
首先用筆涂的方式畫上Z字圖案,然后噴涂隔離層進行發(fā)膠掉漆,在筆涂烏方標識的時候用稀釋度偏高一點的漆方便后續(xù)掉漆的操作,考慮到大面積綠色覆蓋
(實車用的覆蓋方式)
在后續(xù)添加了塵土效果之后可能不是很明顯,所以
選擇了用綠色只描Z白色部分的方式。
預制塵土色
為了營造整體的塵土感,我習慣在主要涂裝完成后添加預制塵土色。這里用到的是易模型的水洗漆系列,個人覺得算是易漆里最好用的一個系列,無味的環(huán)保純水性漆能免除你被室友和家人的拷打,同時操作也非常方便。但是水洗漆的操作時間相對較短,如果處理的比較晚容易在邊緣形成水紋。
滲線和掉漆
掉漆方面針對不同的材質(zhì)進行了區(qū)分,分別是儲物箱和油箱的鋁本色、防中子層的底漆色和深灰色、裝甲鋼的底漆和銹色,最后滲線強調(diào)立體感。
添加深色堆積塵土
同樣使用易模型的水洗漆添加堆積深塵土的效果,過程中要多加檢查,突兀的部分用淺塵土色添加過渡效果
行走部分
由于T-72b有裙甲擋住車體側(cè)面,所以這次行走部分做的相對簡單,使用天然土添加X20和固定液調(diào)制淤泥直接糊在底盤上。
在對土進行系列調(diào)整后再用易的水洗漆增加層次感。
收尾
添加油漬、煙熏效果和濺泥之后完成全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