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16.3 無產(chǎn)階級政黨領導下的群眾運動和黨的群眾路線 完
? 上述兩個方法都貫串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毛澤東同志說:“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集中起來(經(jīng)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1]
?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掌握正確領導的根本方法,是群眾路線的根本方法。領導和群眾相結(jié)合的方法、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jié)合的方法都必須以這個根本方法為基礎。例如,在采用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jié)合的方法的時候,必須注意到要從許多個別的指導中形成一般意見,又拿一般意見到許多個別單位去付諸實踐,從而檢驗和豐富一般意見,這也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具體運用。
? 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深刻地全面地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實質(zhì)。它正確地處理了實踐和認識、感性和理性、個別和一般的關系。它使黨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實際工作和斗爭的時候,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些基本公式變成行動的指南;這些公式就是:認識運動是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再回到實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更深刻地抓住感性,由個別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的循環(huán)往復、無限上升的過程。這是把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和黨的具體工作方法熔為一體的杰出典范。
? 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同群眾觀點是統(tǒng)一的,是不容分割的。沒有堅定的群眾觀點,就不可能在工作中貫徹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單有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而無正確的領導方法,也不能把工作做好。
?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要反對命令主義和尾巴主義。命令主義是錯誤的,因為它超過了群眾的覺悟程度,害了急性??;尾巴主義也是錯誤的,因為它落后于群眾的覺悟程度,害了慢性病。既要從群眾的覺悟程度和實際需要出發(fā),又要放手發(fā)動群眾,積極領導群眾前進,這是群眾路線所要求的基本原則,離開這個原則,必然要犯錯誤。
? 黨的群眾路線體現(xiàn)了黨同無產(chǎn)階級以及其他勞動群眾的正確關系,體現(xiàn)了黨以堅定的無產(chǎn)階級政策對于群眾的領導作用。黨在貫徹群眾路線的時候,對人民群眾中的各個階級和階層經(jīng)常要應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把群眾中最革命最積極的階級和階層作為斗爭的主要依靠,同時堅持團結(jié)中間的階級和階層,努力爭取落后的階級和階層。黨的群眾路線也就是黨的階級路線。
? 在一切工作中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幾十年來,我們黨在革命和建設的一切事業(yè)中,一貫地堅持群眾路線。黨和毛澤東同志在我國的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都充分地體現(xiàn)了群眾路線。每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都動員、鼓舞了我國億萬勞動群眾的革命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不斷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勝利,就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勝利。
? 馬克思說:“哲學把無產(chǎn)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zhì)武器,同樣地,無產(chǎn)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chǎn)階級的哲學,它是正確的,因此它就在群眾斗爭的實踐中為自己開辟了廣闊的道路。馬克思主義哲學一旦掌握了群眾,就形成了巨大無比的變革世界的物質(zhì)力量,就能把人民群眾的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事業(yè)引向勝利。
注:
[1] 毛澤東:《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2版,第901頁。
[2]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67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