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發(fā)南懷瑾先生的選集
轉(zhuǎn)發(fā)南懷瑾先生的選集
前面孟子說了,“孟施舍似曾子”,又說“然而,孟施舍守約也”。孟施舍守的是什么“約”?
簡要地說,他是“量敵而后進,慮勝而后會”,不輕視任何一個敵人。實際上這是養(yǎng)氣的工夫,而孔子所告訴曾子的,不是練工夫,而是做人處世的修養(yǎng)。
不但不問勝敗如何,還進而問自己合理不合理;合理則理直氣壯,不合理則坦然受罰。如此,即使手無縛雞之力,依然是有大勇,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所以曾子守的是這個約,與孟施舍有所不同。
曾子是有真學(xué)問的人,在人生修養(yǎng)上,是大智、大仁、大勇的中心;而孟施舍守的約,只是與人交手時的一種煉神、煉氣的最高原則而已。所以孟施舍的“守約”,比起曾子的“守約”來,就只能算是“守氣”了。
這里講到“守約”的問題,同時提出了“守氣”。司馬遷寫《游俠列傳》,綜合游俠的個性,下了一個“任俠尚氣”的定義。
換言之,任俠的人大都是使氣的?!皞b”的古寫“俠”,右半邊是“夾”,強調(diào)一個人的肩膀。所以“俠”就是為朋友做事一定竭盡心力?!皻狻?,就是意氣,越是困難的事,你認為做不到,我就做給你看。
后世學(xué)武功的人,學(xué)了幾套拳腳,根本沒有把別人的事當(dāng)做自己的事那么全力以赴,只妄想以武俠自居,早就忘了“任俠尚氣”的可貴精神。面對“武道”的衰落,不免令人又有很多感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