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學(xué)翻譯的要點
本文轉(zhuǎn)自:譯聚網(wǎng)
1. 英譯漢的主要步驟:第一步斷句,第二步翻譯,第三步重讀譯文。
2. 漢譯英的主要步驟:第一步斷句,第二步找謂語,第三步翻譯,第四步重讀譯文。
3. 英譯漢時,我們所遇到的句子類型有四種,如表1所示。
4. 中英文的三大差異。
中文善于用短句,且用逗號隔開;英文善于用長句,不用標(biāo)點。
中文善于用動詞,屬于動態(tài)性語言;英文善于用名詞,屬于靜態(tài)性語言。
中文是意合語言,所以句與句之間的連詞比較少;英文是形合語言,所以句與句之間的連詞較多。
5. 英漢互譯中的四大規(guī)律。
第一,動詞的過渡。在英譯漢時,我們要用強勢動詞代替弱勢動詞;而在漢譯英時,我們常用弱勢動詞代替強勢動詞。
第二,抽象名詞的翻譯。我們一般會認(rèn)為在介詞之前和冠詞之后的名詞是抽象名詞,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名詞。在翻譯的時候,我們有兩種方法,一是如果這個名詞有動詞詞根,我們就翻譯為動詞;二是如果這個名詞沒有動詞詞根,我們就增一個動詞。
第三,增詞與減詞。從英譯漢的角度來說,有四種增詞的方法。一是增評論性詞,常常出現(xiàn)在文學(xué)作品當(dāng)中;二是增對象詞和范圍詞;三是增范疇詞;四是增動詞。增動詞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賓語前缺少動詞,所以增動詞,這稱之為“自然增詞法”;另一種是抽象名詞的增詞,這稱之為“人為增詞法”。
第四,謂語動詞的層次性。這個規(guī)律是專門闡述漢譯英的,因為中文是動態(tài)性語言,所以動詞較多。我們在漢譯英時需要在很多動詞當(dāng)中找到哪個動詞是主要的,而哪個動詞是次要的。我們把最主要的動詞作為核心謂語,把次要的動詞作為非謂語動詞或是從句,再次的動詞作為介詞,最不重要的動詞不翻譯。當(dāng)然我們在判斷這些動詞哪一個更重要的時候比較困難,因為這要判斷句子之間和詞與詞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
6. 八種譯法。
八個要點的翻譯,這也是對初學(xué)翻譯的同學(xué)來說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這里和同學(xué)們再來回顧一下。
第一,定語從句的翻譯。定語從句按照“短前長后”的原則進(jìn)行翻譯,一般來說有三種譯法,前置、后置和句首譯法。其次在講解定語從句的過程中,我們還說到了有關(guān)“循環(huán)套用”和“并列套用”的兩種特殊情況。
第二,非謂語動詞的翻譯。非謂語動詞如果在一個句子的最前面,那么我們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主語;而非謂語動詞如果在一個名詞的后面,那么我們就認(rèn)為這是一個定語從句,按照定語從句的方法進(jìn)行翻譯。
第三,被動語態(tài)的翻譯。中文里不善于用“被”字,而在英文中“被”卻很常見,所以在翻譯中我們主張用四種方法來避免“被”字在中文里出現(xiàn)。一是,“被動語態(tài)變成主動語態(tài)”, 這常見于沒有賓語的被動語態(tài);二是,找“被”字的替代詞,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用“受到”、“遭到”、“為……所”結(jié)構(gòu)等;三是,在科技文獻(xiàn)當(dāng)中,我們用“可以”這兩個字來代替“被” 字;四是,“有被不用被”的譯法。
第四,英文中代詞的譯法。中文善于用名詞或是省略,英文善于用代詞,所以英譯漢時要注意代詞的譯法。一般來說,我們翻譯代詞時有兩點,一是,代詞指明要點;二是,不抽象,不具體。
第五,英文中形容詞和副詞的譯法。英文中的形容詞和副詞是兩個比較活躍的詞類,所以在翻譯時我們要格外注意。一般來說,形容詞和副詞的翻譯有三種方法。一是,形容詞和副詞多用其延伸含義,一般不用其原意;二是,形容詞和副詞可以互換,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同源詞;三是,長的形容詞和副詞可以翻譯成為一個短句。
第六,換主語的問題。中文是非平衡性語言,所以語句中各個部分長度不一,但是英語是平衡性語言,句子中的各個部分較平均。所以在翻譯中,我們常常用換主語的方法來處理漢譯英的問題。一般來說,漢譯英換主語時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偏正短語取“偏”做主語,然后想辦法處理“正”;二是,在中文句子中找到“隱藏主語”;三是,無主語的句子我們可以用被動語態(tài)的方法來翻譯,特別提到了 “就近原則”。
第七,中文四字短語的翻譯。中文里有較多的四字短語,所以我們在翻譯的時候要格外仔細(xì),一般來說有三種類型,一是,AABB型,只翻譯AB; 二是,ABAB型,只翻譯AB; 三是,ABCD型,需要解釋。
第八,“中國特色”詞匯的譯法。每個民族的語言中都有很多帶有本民族色彩的詞匯,中文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翻譯這些詞語的時候既要尊重本民族的語言,也要符合英文的要求。一般來說,我們有三種譯法。第一,直譯法,用拼音直接寫出這個單詞,或是用英文直接翻譯;第二,用增詞的方法來進(jìn)行解釋;第三,在頁面的底部用注釋的方法解釋句子中不容易理解的部分。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語言服務(wù)行業(yè)”,“翻譯技術(shù)教育與研究”,了解更多語言服務(wù)行業(yè)與翻譯技術(shù)相關(guān)的資訊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