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布專利費率,最高每臺2.5美元,去年專利收入已達5.6億美元
華為公布多項專利收費標準,屬于華為的專利時代已經到來。
近日,華為在年度活動“跨越創(chuàng)新邊界——2023創(chuàng)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上公布了其手機、Wi-Fi和物聯網專利許可費率。

我們都知道,華為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yè)之一。

例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去年公布的2021年全球PCT專利報告顯示,華為以6952件PCT專利申請量排名全球第一。
根據華為2022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5萬余族,超過11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fā)明專利。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fā)展研究中心在2022年發(fā)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共21萬余件,涉及近4.7萬項專利族,其中中國聲明1.8萬余項專利族,占比接近40%,排名世界第一。華為聲明5G標準必要專利族6500余項,占比14%,為全球第一。
而這一切自然離不開研發(fā)資金的投入,例如華為近十年累計研發(fā)費用已經達到了9773億元。
2022年,華為研發(fā)費用支出為1615億元,占其全年收入的25.1%。
華為在2022年歐盟工業(yè)研發(fā)投資排行榜上位列第4位。
當然,成績葉斐然,截至2022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2萬件。
這次論壇上,華為公布了相關的專利費率,其中,對4G和5G手機設置的許可費率上限分別為每臺1.5美元和2.5美元,對Wi-Fi 6消費類設備設置的許可費率為每臺0.5美元。對于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設備,設置的許可費率是凈售價的1%,每臺費率最高不超過0.75美元,對通過物聯網增強聯接的設備,許可費率則為每臺0.3-1美元。整體來看,不高,符合國際標準。
之前的視頻里我們講過,在當下這個移動通信時代、萬物互聯時代,想要繞開華為的專利技術是不可能的。例如,截至目前,華為已累計簽署近200項雙邊許可協議,有超過350家公司通過專利池獲得華為專利許可。
包括三星、OPPO等科技企業(yè),以及梅賽德斯-奔馳、奧迪、寶馬、保時捷、斯巴魯、雷諾、蘭博基尼和賓利等汽車制造商,都在使用華為的專利技術。
還有頭一段時間,日本媒體報道稱,華為正在向約30家日本中小型電信相關公司收取使用專利費。
這些都足以見得,華為的技術實力有多強。

另外,根據相關的統(tǒng)計數據,過去三年,華為全球專利授權收入約為12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約83.88億元,2022年,華為專利許可收入為5.6億美元,獲得的專利授權收入,已經超過了其支付給其他公司的專利費用。正如我前面視頻里所說的,屬于華為專利時代正在到來,也該輪到我們躺賺了。
總之,這一些都說明,即便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拉攏歐美日韓等所謂的盟友一起對付華為,也沒能阻止華為的發(fā)展和進步。相反,華為正在爆發(fā)出驚人的潛力。例如最近幾天,網絡里流傳著各種關于華為卡脖子領域的相關消息。

雖然暫時還無法確定真實性,但正所謂無風不起浪,我相信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半導體領域的驚喜將會不斷傳來,也讓我們一起靜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