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進T-4原型機 蘇聯(lián)超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的大膽嘗試 奠定宇航服基礎
相信許多朋友都對俄羅斯莫尼諾中央空軍博物館收藏的T-4原型機印象深刻。

今天,我們跟隨攝影師的鏡頭,進入這架獨一無二的戰(zhàn)略轟炸機原型機駕駛艙,看一看內(nèi)部構造。

T-4原型機的兩人機組被安置在駕駛艙(紅框)內(nèi),駕駛艙被一個不加壓的隔板分成前后兩個部分。飛行員位于前艙,導航員位于后艙。駕駛艙配備了控制裝置、發(fā)動機、瞄準、導航、航電設備的儀表。

飛行狀態(tài)時,巨大的鼻錐向上抬起,與機身保持流線形線條。只有在起降過程中,鼻錐下降,讓飛行員獲得更好的前向視野。

進入T-4駕駛艙需要特殊的登機梯,這樣的高度是不是很夸張。

進入T-4需要這樣大費周章,恐高的人根本不敢嘗試。

打開飛行員的座艙,可以看到內(nèi)部的儀表已經(jīng)被拆掉,只留下了滿是孔洞的儀表盤。注意照片左側的導軌,這是彈射座椅的安裝位置。

T-4原型機配備的是K-36彈射座椅。

儀表盤可以用空空如也來形容,就連操縱桿也被拆掉了。

從布局來看,儀表板與試飛時相同。而且,T-4使用的儀表相當多都是量產(chǎn)型號,而且操縱桿與蘇-24戰(zhàn)斗轟炸機非常接近,這給未來恢復駕駛艙的狀態(tài)留下了希望。

飛行員左側的控制面板,這里應該有發(fā)動機推力控制桿(ORE),現(xiàn)在同樣被拆空。

這張照片展示了試飛時左側控制面板的狀態(tài),可以看到四臺發(fā)動機的四根操縱桿。

右側的控制面板有一個巨大的矩形空洞。

試飛時的狀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組外露的保險絲。

導航艙內(nèi)裝有導航設備和武器控制裝置,儀表板上顯示飛行參數(shù)的儀表與前艙有部分重疊。由于沒有拍攝導航艙的照片,但很可能與前艙狀態(tài)相同。這是試飛時,導航艙的狀態(tài)。

試飛員B.C.伊留申和領航員N.A.阿爾費羅夫,他們是T-4首飛機組。

T-4機組必須身穿宇航服飛行,以確保駕駛艙失壓時仍然能夠飛行。這套索科爾實驗航空服是專門負責航空航天救生領域的紅星(zvezda)研究所專為T-4飛行員設計的,原物現(xiàn)在收藏在蘇霍伊設計局博物館。

現(xiàn)在,“聯(lián)盟”號宇航員飛往國際空間站時,就是身穿Sokol-K緊急救援服,其最新改進型Sokol-M將用于俄羅斯未來的航天器。而Sokol系列航天服的技術基礎就是T-4飛行員的宇航服。因此,那些聲稱T-4戰(zhàn)略轟炸機計劃浪費了13億盧布的人是完全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