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高分紀錄片】《聰明生活經(jīng)濟學》(普通人如何實現(xiàn)財務自由?)

《聰明生活經(jīng)濟學》理財紀錄片筆記
梗概:這個紀錄片講的是幾個理財師針對不同的人提供不同幫助讓他們變得更好的故事。
一、四組實驗對象
1.兼職服務員的酒吧小妹。愿望是想要買醫(yī)保,因為她有焦慮癥之類的。
2.橄欖球運動員,收入不穩(wěn)定,花錢大手大腳。
3.信用卡愛好者,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欠債累累(美國是真的牛,讀書貸款一年$25000,利息<5%)。
4.收入雖然在漲但存不下錢的四口之家。
二、改變
1.服務員小妹:
減少支出:不點外賣了,開始自己做飯。(btw美國外賣一單5$,她給的小費7$)
增加收入:經(jīng)過理財師的指點,通過畫營銷自己,打開遛狗市場,成功往藝術的方向發(fā)展。
2.橄欖球運動員:
減少開支:比如買鞋買金鏈子。
收入增加:事業(yè)努力,比賽取得好成績。定投標普500指數(shù)等(但這里理財師的說法我其實不贊同,投資還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不太適應我國大A的情況)。
3.信用卡愛好者
減少開支:(其實我認為是最難約束的,但是理財師很聰明)讓她將工資分成了五張卡,家庭支出、應急資金等(具體記不清了),每次購物時她只需攜帶一張卡,這樣花費的額度就是有限的,同時理財師也建議她使用借記卡而不是信用卡hhh。
收入增加:她工資漲了。
4.四口之家
減少支出:換小房子減少房貸。買東西也去批發(fā)。
增加收入:定投基金?
其他:為自己定下了fire的目標,一家人一起去旅游。
三、感想
四個人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個服務員小妹。她規(guī)劃好了自己要成為品牌設計師(or sth else),但是因為大學退學而走上了與最初的規(guī)劃截然不同的方向(有一種微妙的共情),還患上了精神疾病。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依然在尋求解決的方法,報名參加了這個節(jié)目,并且理清了思路:她要醫(yī)保、她要看心理醫(yī)生。
本來我以為她說熱愛藝術只是一種挽尊,但是沒想到她是真的想往那個方面發(fā)展,并且也取得了收效。
但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她有這個技能,并且行動力也很強。雖然在片中她的病情依然反反復復,但是最后她還是開始存錢了。
再結合片中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才能增加收入。
服務小妹的理財師說,能賺多少錢取決于你能給社會帶來多少價值。
我想,賺錢的方向或許從來不是我能賺多少,而是我能為別人帶來多少價值。
而對很多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應該還是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