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張峻的雷鋒打假戰(zhàn)
年過古稀的攝影師張峻
編者按:近半個世紀以來,作為偉大革命戰(zhàn)士出現(xiàn)的雷鋒形象和精神,正遭遇著來自商業(yè)、政治、娛樂的多重解讀,作為娛樂新聞出現(xiàn)的“田亮出演雷鋒事件”,其背后深意其實一點都不應該令人娛樂。作為一個歷史人物,雷鋒需要被檢驗,作為一個文化偶像,雷鋒需要被尊重。
79歲的攝影師張峻堅持自己講的雷鋒才是最真實的雷鋒,每講一個案例,他都會起身,打開柜子,取出文件袋,各種證明材料鋪滿桌子。
盡管他同時承認:“我只跟雷鋒9次接觸,共76天。我不是最早拍雷鋒的人,我也沒有說我是雷鋒攝影第一人?!币驗椤暗谝蝗恕敝疇帲瑥堅灰恍├卒h戰(zhàn)友作為“打假”的對象。
但這并不妨礙他以雷鋒為一生經(jīng)營的事業(yè),尋找真實的雷鋒,并四處奔走打假。
他的家里,更像是一個檔案館,他收藏了做好事的雷鋒,學雷鋒的活雷鋒,也收藏了許多關(guān)于雷鋒的謠言、謊言甚至惡毒的攻擊。
自1960年8月起,時任沈陽軍區(qū)宣傳干事的他,開始報道、拍攝雷鋒。近50年來,他參與塑造和宣傳的雷鋒形象和精神,正受到商業(yè)的沖擊,被文化和政治解構(gòu),甚至遭受娛樂勢力的惡搞。
老人身體已不如從前,但遇及與雷鋒相關(guān)的活動,仍堅持讓兒子開車帶其出行。晚年的光景里,老人越發(fā)相信真實的力量,“光作報告是沒用的,要用事實說話”。
他做過的數(shù)百次的關(guān)于雷鋒的報告總是這樣開頭:“我見過雷鋒,拍過雷鋒,寫過雷鋒,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雷鋒?!?/p>
留住雷鋒
“要讓雷鋒從神壇上走下來,更靠近群眾,只能實話實說。他做的事情,我們也都能做?!?/p>
為雷鋒拍照是張峻一生的驕傲,他共拍攝了223張照片。
照片中送老大娘回家,在車上看毛選,努力練習投彈等形象,被幾代中國人學習甚至效仿。但是后來免不了被質(zhì)問:“雷鋒做好事不是不留名嗎,為什么還有照片,這是不是‘導演’出來的?”
撫順雷鋒紀念館的解說員曾為此進退兩難,張峻就建議實話實話。他自己也坦陳,“導演”是他本人,有一些照片是“補拍”的,不過,“劇本”并非虛構(gòu)?!耙尷卒h從神壇上走下來,更靠近群眾,只能實話實說。他做的事情,我們也都能做?!?/p>
為了留住雷鋒,2000年,張峻許下愿望,在有生之年要實現(xiàn)三個“一”——編撰一本《雷鋒影像大全》,出一本《留住雷鋒的人》,辦一場“學習雷鋒好榜樣”展覽,以及四個“百”——辦100個圖片展,為100輛學雷鋒的司機車贈掛雷鋒照片,采寫100個學雷鋒典型人物,做100場報告。
最引人注目的是《雷鋒影像大全》,公開了眾多未曾面世的照片,包括一些失敗的“擺拍”照片——比如,雷鋒在8月里為人民公社捐款,卻穿著棉衣。張峻對這些并不忌諱。
他制作了大小不同的圖片卷軸,以便可以隨身攜帶,到各地展覽。他甚至還自費制作了3萬個像章,“我每次坐公共汽車,誰給我讓座,我就給他戴上一個。”
這未必是所有攝影師特有的習慣——與雷鋒相關(guān)的人和物,他都要隨手拍攝下來。即便4月10日,電視劇《雷鋒》的扮演者田亮來拜訪的時候,他依然忘不了給這個備受爭議的明星多拍幾張照片。
老攝影師要求田亮露出笑容,他指著田亮定裝照,與桌子玻璃案板下的雷鋒照片相比,“你這照片太嚴肅了,雷鋒是很愛笑的,很可愛的,你這照片用在靈堂還差不多?!彼腥硕夹α恕?/p>
張峻收藏了3萬多張雷鋒圖片,以及各類與雷鋒宣傳、學習雷鋒相關(guān)的圖片,他將許多珍貴底片,捐給了撫順的雷鋒紀念館,但依舊不太放心,將原版照片,專門鎖在一只皮箱里,以防各種意外。
在雷鋒去世后,攝影師還走遍全國各地,到處尋找“活雷鋒”。100人尋找目標,已突破200人。除了“兵媽媽”、李素麗這類官方宣傳的典型人物外,他甚至在死刑犯中,也發(fā)掘到了典型。
他從中挑選16人,完成了《留住雷鋒的人》書稿,正待出版。他還建議電視劇《雷鋒》制片人程力棟,應該加一集“留住雷鋒的人”?!盀樯兑?,因為有個問題一直沒得到回答:雷鋒為何能流傳下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千年了,都說沒有學雷鋒的了,這個最有說服力。”
半生打假
有假的戰(zhàn)友,假的雷鋒生前輔導過的學生,假的“干爹”,假的“干弟弟”,甚至還有假的“私生子”。
張峻的“打假”生涯,始于雷鋒之死。1962年8月15日,作為軍隊攝影師,張峻到現(xiàn)場勘查,拍了雷鋒死亡的現(xiàn)場,他也是雷鋒犧牲消息的報道者。
每次談及雷鋒之死,他總要主動“更正”——實際上,喬安山是向前開車而非倒車,撞到一根晾衣服的柞木桿而非電線桿,打到雷鋒的右太陽穴,雷鋒被緊急送往當?shù)蒯t(yī)院搶救,終無效死亡。
包括雷鋒之死,他看過太多對雷鋒故事的失實演繹,“許多人都是以訛傳訛,他們當時并不在現(xiàn)場?!彼肛?,自稱和雷鋒沾親帶故的人里頭有不少李鬼。
和記者見面時,沈陽軍區(qū)的一個老戰(zhàn)友給他打來一個電話,又發(fā)現(xiàn)假戰(zhàn)友了?!拔覜]法管了,太多了?!崩先藝@了口氣。在他所收集的資料中,有假的戰(zhàn)友,假的雷鋒生前輔導過的學生,假的“干爹”,假的“干弟弟”,甚至還有假的“私生子”。
4月10日,田亮來拜訪時,張峻忍不住問《雷鋒》的制片人程力棟:
“第一個寫雷鋒的記者佟希文,你們找了嗎?”“沒有。”
“第一個寫雷鋒故事的軍隊作家陳廣生找了嗎?”“沒有。”
張峻鄭重地給劇組開了個名單,“我提醒他們,真正應該訪問的,沒訪問。真正接觸雷鋒的人,都沒去?!彼懿涣颂嗉毠?jié)了,卻斬釘截鐵地要求《雷鋒》電視劇絕不能出現(xiàn)雷鋒談戀愛的情節(jié)。
這來源于他最痛恨的造假情節(jié)。王佩玲、馮健、易秀珍等雷鋒生前的女性朋友,甚至連和雷鋒一起看《解放軍畫報》的小學生照片中的主人公陳雅娟都曾被說成雷鋒女友。
張峻跟拍陳雅娟長達47年。而那張照片,正出自他手?!爱敃r陳雅娟才12歲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雷鋒的女友,簡直是胡說八道。要是像文章所說的那樣,雷鋒豈不是變成‘花花公子’?”
4月16日,張峻終于找到了易秀珍——雷鋒當年在遼陽焦化廠的老鄉(xiāng)。張峻找了18年,到湖南時他亦曾詢問過她的下落,沒想到,就在同一座城市里,找到了。
他是在春節(jié)期間,從一本遼陽官方編寫的《雷鋒在遼陽》中,發(fā)現(xiàn)易秀珍的。但是尋找仍頗費周折,甚至在易秀珍所住小區(qū),街坊還說不認識這個人。
張峻給易秀珍拍了縫被子的照片。這像是在重溫一段歷史,當年,易秀珍給雷鋒洗過被子,打過棉絮。但是,她后來不得不切斷與這位偉大戰(zhàn)士的各種聯(lián)系,因為“人言可畏”,她還把雷鋒的信件燒了。
攝影師與這位敏感的女人作了交談,還借到她的一張原版單人照。雖然她并不打算從此在公眾面前露臉,但哪怕只言片語,也讓張峻離雷鋒又近了一步。
至此,歷經(jīng)數(shù)十年,張峻終于面訪了雷鋒的所有“女友”。他更加堅信,關(guān)于這位偉大戰(zhàn)士的戀愛傳聞純屬子虛烏有。
即使為雷鋒的“錦上添花”,也不允許夸大其辭。
1990年,中國媒體爭相報道:“雷鋒出國了!”有媒體稱,著名的美國西點軍校,學校里樹立雷鋒雕像,教室里抄錄雷鋒名言,學員們傳誦雷鋒日記……
張峻特地從一位解放軍總政治部的官員處獲悉,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西點軍校時,特別觀察和詢問該校師生,均獲得否定的答案。
他還搜集或接觸了《讀者》1997年的一篇文章,《環(huán)球時報》等報刊記者、雷鋒紀念館館長等人的實地勘查報道。
“有人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并大抒豪情。何必把雷鋒‘掛靠’西點?”張峻說,“關(guān)鍵不是外國人學不學,是我們國人有沒有學習好?!?/p>
諸如西點軍校的“打假”,并非由張峻本人發(fā)動,不過,別人的“打假”,他也加以收藏。以作不時更正之需。
張峻已記不清講了多少次這些案例,他干脆裝訂成冊,對來訪的記者都說,“你看這個就夠了。”
2002年5月,張峻無意間知道北京一家保險公司的客服中心,懸掛的一幅巨型照片中,身穿軍裝、面含微笑、正在擦車的雷鋒形象與一位女保險公司員工的形象合成在一起?!袄卒h旁邊硬給安上個女的,看來看去還笑嘻嘻,太不嚴肅了,簡直是兒戲胡鬧嘛!”
雖然該公司稱,此創(chuàng)意是為了體現(xiàn)他們的服務(wù)“春天般的溫暖”,張峻還是選擇了去北京交涉,該公司的老總不得不從上海飛到北京來解釋。后來他聽說該公司有個活雷鋒,很感動,才算了?!拔覀儾粌H要弘揚雷鋒精神,還要呵護雷鋒精神,保護雷鋒的形象?!?/p>
挑戰(zhàn)“非法組織”
他說他最無法容忍 “雷研會”到處“封官許愿”,“打著雷鋒旗號”。
同一個假新聞或者錯誤報道,一次次被“撲滅”,又一次次“死灰復燃”。欣慰的是,近兩年,張峻再也沒看到那個“中國雷鋒精神研究會”(以下簡稱 “雷研會”)的活動報道。
“這是我扳倒的最大的一個?!睆埦啥扰e報這個國字號的社團,這是他第一次公開提及。喬安山和作家華東方也印證,張舉報了“雷研會”。
國字號也會有假?張峻起初未曾想到。當“雷研會”何姓負責人到鞍山時,比何大近20歲的老人還帶他去住免費的軍隊招待所,甚至還幫他付了的士費,但何索要發(fā)票的舉動讓他覺得驚訝,“錢是我付的呀。我說,你不是學雷鋒的嗎?”
張峻當時被“選為”該會“常務(wù)理事兼雷鋒資料館館長”,不過,2003年2月,研究會在北京召開“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他沒有收到請柬。
“怎么沒請我,那邊說,還沒通知。”他不相信,想去實地一探究竟。
張峻第一次走進寄居在老舍茶館的研究會,他抬頭就看到密密麻麻的各種牌子:除了研究會外,還包括“中國雷鋒基金會”、“中國雷鋒工程委員會”、“中國雷鋒研究發(fā)展中心”、“中國雷鋒評選委員會”、“中國雷鋒墻”等。
讓他感到驚訝的還有,四個工作人員竟負責研究會下屬十多個機構(gòu)的工作?!拔艺f要看看他的證件,他沒有?!睆埦f。
除此之外,他說他最無法容忍“雷研會”到處“封官許愿”,“打著雷鋒旗號”,比如評定“中國雷鋒第一村”,還有“雷鋒儲蓄所”、“雷鋒派出所”等,張峻認為這并非真正宣傳和弘揚雷鋒精神。
張峻稱,因為他的第一次舉報,2004年7月,北京市民政局宣布“雷研會”非法并予以取締,北京市社團辦稱,研究會私刻印章,以弘揚雷鋒精神為名,成立多個非法機構(gòu),從事非法收費,進行詐騙等活動。
然而,當年11月,“雷研會”又繼續(xù)以自己的名義活動著,并自稱得到了上面某部門的批示。
現(xiàn)在還任著“雷研會”常務(wù)理事的華東方回憶,他曾與喬安山、何姓負責人一道找到這個部門,何卻被拒之門外,直到聽說“雷鋒的戰(zhàn)友喬安山來了”,才得以入內(nèi)。
華的態(tài)度是,該研究會確實沒有法人資格,但主事者一心撲在上頭甚至離婚,雖沒做成什么大事,但也沒啥大毛病。
該會何姓負責人則認為這是張峻在肆意報復,關(guān)系惡化的原因,是他曾公開發(fā)表言論,反對張峻賣雷鋒照片,因此張“懷恨在心”。
張峻堅持自己的判斷,依舊不肯罷休,他一直密切追蹤著“雷研會”的動向,比如在某市,給一座車站命名了“中國第一‘雷鋒車’”;而某市又被封為“中國第一雷鋒城”,掛牌時間是2007年1月。
盡管也有人認為這樣將雷鋒宣傳出去沒什么壞處,但張峻認定這些做法是拿雷鋒作為幌子,是違背雷鋒的精神的?,F(xiàn)在他稍感欣慰的是,最近兩年這個研究會不怎么活動了。他自信地認為是自己在其中發(fā)揮了作用。
令他時有不解的是,他總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而一些雷鋒戰(zhàn)友卻對雷研會積極支持?!拔腋w機,他就跟乘務(wù)員說,‘你們服務(wù)不錯,可以報雷鋒飛機’,人家謝絕了。他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這不胡來嗎?”
2007年10月10日,撫順市一小學50周年校慶,張峻又與該研究會負責人“狹路相逢”了。“我就想現(xiàn)場揭發(fā),別人說算了吧,那樣下不來臺。但我還是警告他說,你是假的,你不能這樣宣揚,到處化緣?!?/p>
可以肯定的是,張峻回家后,又向北京的有關(guān)部門郵出了舉報信,署名:張峻(雷鋒生前戰(zhàn)友)。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蘇永通 發(fā)自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