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三種彈奏方法

鋼琴在音樂中的彈奏法,細分起來可以有很多種,甚至無法計算,但是最基本的卻可歸為三種,它就像繪畫中的三原色一樣,豐富的色彩變化都是用原色調(diào)配而成的。

這三種基本彈奏法是:
1、非連奏,即“顆粒性”彈奏法
非連奏的聲音效果結(jié)實、明亮、集中而富有顆粒性。借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那種晶瑩透明的聲音來描繪非連奏的聲音效果是非常貼切的。對聲音效果有明確概念非常重要,它是我們訓練練習中必須確立的聲音目標,是檢驗我們彈奏法的學習和運用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所以,給孩子們聽好的演奏,認真地記住老師示范和要求,在練習中強調(diào)孩子用耳朵鑒別,對學習掌握基本彈奏法都非常關(guān)鍵。

2、連奏,即歌唱性彈奏法
連奏、從聲音效果到觸鍵方式與非連奏恰好是一個反方向。它對手指的觸鍵方式的要求不是爆發(fā)性的快擊揮動,而是訓練有素的緩慢觸摸,主要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圓滑連貫的音型、流暢的旋律性過句、琶音或分解和弦跑句等等。連奏的聲音效果圓滑連貫、柔和如歌。

3、斷奏,即跳音彈奏法不同時值的跳音,根據(jù)音樂特性的需要而具有不同的音響特質(zhì),手的不同動作部位演奏的跳音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聲音效果,如:手指跳音、手腕跳音、肘部跳音或大臂的跳音等等。另外,觸鍵的方式不同,音響也不一樣。所以對于各種跳音很難用一種文字表達得準確。一般而論,短促而富有彈性的跳音最具有跳音的普遍意義,這樣的跳音的聲音效果是:清脆、明亮、集中、富于彈性。

學習區(qū)分,掌握和運用這三種基本彈奏方法是打基礎(chǔ)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新的鋼琴基礎(chǔ)教程從最初級的教材曲目開始,就要求孩子們能夠用不同的彈奏方法,演奏出不同的聲音效果,去表達不同的音樂意思和情緒。所以,我們需要從各種彈奏法的應用,它們的聲音效果、觸鍵要領(lǐng)及訓練輔導的方法等方面獲得更明確的概念來幫助孩子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