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apsc畫幅單反沒有超廣和廣角變焦牛頭?
? ? ? ?我認(rèn)為主要原因是廠家不上心+做牛頭比全畫幅更難。
? ? ? ?廠家不上心的原因是他們重心在全畫幅上,佳能尼康索尼的APS-C畫幅鏡頭有幾個算得上畫質(zhì)優(yōu)異的?我知道還是有幾個的比如索尼1655和佳能32 1.4這種,問題是這只是標(biāo)變和標(biāo)定啊,超廣呢?長焦呢?其他幾個焦段的定焦呢?幾乎沒有稱得上優(yōu)秀的。
適馬三劍客和1835+50100這五個鏡頭很優(yōu)秀,但這是副廠??!原廠下餃子一樣推出了各種全畫幅鏡頭,APS-C畫幅鏡頭就隨便出了幾個湊數(shù)。

你要說有沒有認(rèn)真做APS-C的廠家?有的,富士就做的不錯。富士只做APSC和中畫幅,重心就在APS-C相機(jī)上,自然會推出各種鏡頭。
雖然這里有很多廠家的原因,但我們還是要考慮到APSC牛頭要比全畫幅牛頭難做這個問題。
首先我要給各位講一個你們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認(rèn)知,那就是【沒有鏡頭喂不飽機(jī)身一說】。我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流行起這段話的,我當(dāng)年也贊同這種觀點(diǎn)但現(xiàn)在我認(rèn)為這種說法太片面了,容易誤導(dǎo)人。我舉個例子,甲說A7M3換到A7R4害怕鏡頭喂不飽了,這個時候乙跳出來說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你用同一個鏡頭拍照,A7R4拍完后縮圖到A7M3同樣像素后和A7M3對比,畫質(zhì)絕對比A7M3的要好,更別說A7M3還沒有去低通。
發(fā)現(xiàn)問題沒有?這里的前提條件是縮圖到同一像素后,如果我不縮圖看呢?是不是就有喂不飽一說了呢?A7R4這種6100萬像素的機(jī)身你要100%看畫質(zhì)很銳利,得要光學(xué)素質(zhì)特別好的鏡頭才行,這也是為什么A7R4上市后有專家提出配鏡建議。
?
我為什么要岔開話題說A7R4呢?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像素密度的問題,向場越大的鏡頭,設(shè)計(jì)起來相對更容易。全畫幅6100萬像素等同于APS-C畫幅的多少你有算過嗎?2600萬左右,那么目前主流的APS-C畫幅傳感器是多少像素?索尼的2400萬、佳能的2400萬和3200萬、富士的2600萬像素。一個不縮圖剛好喂飽6100萬像素全畫幅傳感器的鏡頭如果給APS-C畫幅用,只能喂飽2600萬像素,一個不縮圖剛好喂飽4575萬像素全畫幅傳感器的鏡頭如果給APS-C畫幅用,只能喂飽1950萬像素。問題就在這里,剛好喂飽A7R3的鏡頭喂不飽A6400,這你怎么玩?花更多的錢做更好的鏡頭滿足A6400嗎?那么這個鏡頭的價格呢?買APS-C畫幅相機(jī)的人愿意買這么貴的鏡頭嗎?
適馬做鏡頭的時候?yàn)榱吮WC邊緣銳度不比中心差太多,用了一個很取巧但很有效的辦法,就是把這個鏡頭做成中畫幅相機(jī)都可以用的,全畫幅只用這個鏡頭的中心部分,這個時候邊緣銳度不會降低太多。APS-畫幅超廣角敢這么玩嗎?做個能覆蓋全畫幅10mm、能喂飽6100萬像素的鏡頭,然后給2400萬或者2600萬像素的APS-C相機(jī)用,這也只是個15mm的超廣角,那么你說這款鏡頭得多貴?全畫幅10mm的鏡頭我記得不多,佳能的11-24、索尼12-24算是比較接近的,這兩個鏡頭多少錢??!

對于絕大多數(shù)廠家來說,做APS-C畫幅牛頭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赡苡腥藭枺茨氵@么說,中畫幅鏡頭豈不是比全畫幅鏡頭還要好做?的確是這樣,好多適馬的art鏡頭都能直接給44X33使用,甚至有人拿佳能的TSE17給IQ280用。但你要知道中畫幅機(jī)身貴啊,中畫幅像素也不低啊,所以綜合來看全畫幅更好卡了個平衡點(diǎn),機(jī)身價格不高不低,鏡頭制作難度不高不低,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廠家深耕全畫幅的原因。
我們只能把希望放在副廠上,譬如國內(nèi)一些廠家愿意給APS-C畫幅做高畫質(zhì)的鏡頭,但這些鏡頭幾乎都是定焦、幾乎都是手動對焦的,雖然很好但還是不能完美解決問題。我相信大多數(shù)APS-C用戶更希望的是一款類似全畫幅1424 2.8還能自動對焦的鏡頭,如果做成APS-C畫幅那就是9-16 2.8,這個鏡頭要多少錢我不敢想象。